三、秋季防禦7

誌願軍鏖戰在東線文登裏

1951年9月21日,美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師、南朝鮮軍第二師、第六師等各一部共8個步兵營,在78輛坦克、百餘門大炮及大量飛機的支援下,在東線從甘鳳裏至北漢江一線,向誌願軍第六十七軍第一九九師、第二〇〇師陣地發起“特種混合支隊作戰試驗”進攻戰鬥。

誌願軍該兩師共8個連,在前沿幾個要點上,堅決抗擊美軍和南朝鮮軍的連續衝擊。

其中第二〇〇師一個連擊退一個營兵力的7次衝擊,戰至全連僅存21個人,守住陣地。此戰共殲美軍和南朝鮮軍1140餘人,擊毀坦克15輛。

1951年10月,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軍在秋季進攻戰役中,向誌願軍第六十八軍第二〇四師防守的文登裏地區實施了“坦克劈入戰”。

文登裏地區是一條寬幾十米到數百米不等的南北走向的山穀,西靠魚隱山,東鄰傷心嶺,中央縱貫一條公路,直通誌願軍後方,其地形平坦,便於坦克機械化部隊運動。

10月8日,美軍第二師加強坦克第七十二營、南朝鮮軍第八師、戰車第三十一大隊和法國營,在航空兵、炮兵支援下,以近百輛坦克配合步兵向堅守文登裏公路的第二〇四師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自稱其為“坦克劈入戰”,企圖一舉突破文登裏防禦陣地,而後攻占東線縱深要點魚隱山。

正在接替朝鮮人民軍防務的誌願軍第二〇四師六一〇團,將加強和建製的762毫米口徑加農炮一個營、山炮一個連、工兵一個連,以及無後坐力炮27門、火箭筒49具,編成反坦克大隊,下轄兩個反坦克中隊和6個打坦克殲擊組,在文登裏、內洞上下深浦公路兩側構成縱深梯次配備的反坦克地域,堅決殲滅突入之“聯合國軍”,粉碎其“坦克劈入戰”。

10月11日,美軍第二師以30餘輛坦克在飛機火炮的支援下,引導步兵向第六一〇團陣地進攻。當10餘輛坦克突入防禦縱深上深浦地區時,第六一〇團反坦克大隊首先組織762毫米加農炮和山炮直接瞄準射擊;

與此同時,第二中隊打坦克殲擊組沿水青裏溝迅速從翼側向坦克隱蔽接近,在距先頭坦克約10米處,以手雷將其炸毀。

隨後,利用爆煙迅速轉移,用同樣方法將第二輛坦克炸傷。此時,反坦克大隊以無後坐力炮、火箭筒分別在150米距離上又擊傷坦克3輛,美軍其餘坦克調頭逃回。

12日8時,美軍先以航空兵、炮兵進行火力準備,隨即在楊村西側展開了30輛坦克,對第二〇四師防禦前沿及公路兩側陣地進行了約一個小時的破壞性射擊。

12日10時15分,美軍第二十三團在48輛坦克及炮兵掩護下,以梯次隊形沿公路向六一〇團實施了猛烈的攻擊。

第二〇四師不斷以縱深炮火對美軍坦克實施攔阻射擊;第二反坦克中隊迅速進入阻擊陣地,當距先頭坦克150米時突然開火,以6發炮彈擊毀坦克兩輛,擊傷一輛。美軍遭連續打擊後,調整部署,以30餘輛坦克繼續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