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跋

心 痕

黑人阿明

欠債不是個滋味,尤其是文債,想起來就愧

疚得慌,連日難釋心頭和眉頭。葉子總是一口一

個阿明大哥地叫著我,要知道尊重也是一種壓

力,我真的特別想完成好這份作業,可是如此嚴

格要求自己我反倒不會寫了。情急之下,我想到

一個化繁為簡的辦法:還是暫且放下作品,著重

寫寫作者吧——如果你了解了這個人,便有助於

讀懂她的文。從某種意義上說,葉子所呈現給我

們的,並不完全是文學作品,而是心靈寫真和生

命實錄。我願意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幫助更廣大的

讀者走近作者,走進作者,帶你在這條落英繽紛

的心路曆程中,拾起一片片橘紅和金黃,夾入記

憶中收藏。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裏,我和葉子從網

絡走進現實,總共見過六次麵。第一次是她出差

路過沈陽,第二次是她應邀趕赴朝陽,第三次是

她在赤峰迎接我們,第四次是她送女兒去大連上

學,第五次是她的母親在沈陽住院,第六次是在

武漢的文友聚會上。這些歡聚的情景和快樂的心

情大都收入她的文集《落葉有痕》。

那個夏天的早晨,我的車停在沈陽北站格林飯店的門前,

按照約定的方式,找到了站在那裏東張西望的葉子。我們從未

謀麵,但我們一見如故——是文學為我們搭起了心靈的橋梁,

是心靈為我們引渡了前世和今生。我們坐在聞名沈陽的西塔大

冷麵的總店裏,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隻覺得相見恨晚,相聚

甚歡。臨別的時候,葉子摟著米奇的肩膀像個孩子似的哭了,

花香攙著葉子直到將她交給她的同事,而我則坐在車裏搖上車

窗靜靜地想,葉子為什麼會醉?葉子為什麼會哭?可能都是文

學惹的“禍”——它讓我們漂泊的心靈在台風襲來的時候駛入

了寧靜的港灣,於是不想說再見。在葉子的文集裏,我們常常

看到一個深夜微醺、憑窗眺望、臨風聽雨的女子,我的腦海

裏總是疊印著葉子那美好的笑容和單薄的背影。職場中酒桌上

的葉子性格非常豪爽,文字中獨處時的葉子情感格外細膩——

她的白天和黑夜“溫差”很大,這使我不禁想到善酒好詞的李

清照,有人說她是“豪放派”,因為“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

雄”;有人說她是“婉約派”,因為“莫道不消魂,人比黃花

瘦”。其實,她就是她,文真人真,有血有肉,重情重義,最

跌宕的心情抑或譜寫最瑰麗的人生。因此,當我們有幸品讀如

此靜美的《落葉有痕》時,首先應當感謝那個“雨夜”,那個

“雪夜”,那夜的“心祭”,那夜的“秋靜”,那“一個人的

夜晚”……更應當感謝葉子的真,葉子的“癡”。在讀《陽光

下的孤獨》和《愛不會重來》時,分明看見“落葉”上的點點

淚痕、滴滴血痕,我的心也在流淚、流血。

在沈陽的鐵西醫院,在大連的星海公園,我還兩次見到葉

子及其家人,這也讓我親眼看到葉子完美詮釋東方女性的人生

三原色:孝女、慈母、賢妻。葉子的母親外出探親時突發重

病,住進了沈陽的醫院,於是她風風火火地從赤峰趕來,前後

奔波,日夜守候,求醫生、拜專家,不惜花費高額費用也要救

母親於萬一(盡管專家已經坦言治療意義不大)。這時,站在

一旁的我強忍淚水,不知該說什麼好,隻覺得她母親有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