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心有千千結
周 強
“飄逝的落葉”是一位握著筆麵對生活的文
學癡心人。她的寫作視點十分廣泛,一絲秋涼、
一縷晨光、一瓣花香、一陣輕風、一片落葉、一
段夜色、一份友情……哪怕是十分細小的人生際
遇,都足以觸動她內心的詩情,被她那多情的文
筆演繹成情真意切的篇章。作者大有“我寫作故
我在”的人生姿勢,她似乎時時刻刻都在用文學
的神經同自己的生活經曆相交接,她緊握手中的
筆,悉心巡視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並從中發
現美,從來沒有閑著。
走進《落葉有痕》你會發現,“落葉”的抒
寫有一種內在的力量。那些充滿了不確定性的生
活事件,無論在什麼時間,也無論在什麼地點,
一旦與她的內心發生聯係,就會觸動那根細膩而
敏感的心弦,從而激起她心中的微波細瀾;她用
文字捕捉它們,於是,涓涓情意會聚成奔湧的小
溪,沒有磅礴的氣勢,卻極具滲透力。她的水樣
的文字不是供人閱讀的,它們正以溫婉而韌性的
方式進入你,用以濕潤風幹的心田。
“落葉”具有由外向內捕捉心靈變化的思維方向,寫作上
采取了“以物寫我”,即通過外在事物表現內在心靈的寫作路
線。我們從中讀到的,不是她所經曆的生活,而是她對平常生
活的內心體驗。內心的矛盾,心靈的危機,內在的期許,才是
她寫作的落點和歸宿。外在生活的內在化,以內心的人生體驗
去映現生存的狀況,這是她的突出特點。她的抒寫,涉及自我
心理的各個方麵,雖然作者未沿著這條路線進行深入的審視和
開拓,但她表現的情緒與感覺,讓她的文字散發出一種柔和的
憂鬱光亮。
這樣的寫作方式,是值得稱道的。眾所周知,我國散文發
展中曾經出現“去個性化”的偏差,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初
期,散文寫作總是苦心孤詣地向外部世界搜索,尋求那些寄托
了時代情感的人物和事物,以表現社會化的愛憎之情。現在,
這種情況改變了,網絡激發起全民的寫作熱情,通過寫作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