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長途搶運5
聯運司巧妙搶運物資
1951年,中朝聯合運輸司令部在反絞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朝聯合運輸司令部是在中朝聯合司令部領導下,於1950年8月成立的,當時也叫“聯運司”。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為司令員。
為便於朝鮮境內的指揮,“聯運司”又成立了前線鐵道運輸司令部,以劉居英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負責指揮入朝的鐵道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師,連同配屬的運輸、高炮部隊和5個新兵團以及朝鮮人民軍鐵道工程旅。
這兩個司令部的成立,為協調鐵路上7萬多人的搶修部隊抗擊美軍“絞殺戰”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劉居英司令員卓有成效地組織運用了這個力量。在他的領導下,各部隊明確了負責的路段,並命令各部隊都要確保線路被炸後迅速通車。
鐵道兵第一師第一團和朝鮮人民軍鐵道運輸指揮局第十五聯隊搶修價川至順川段,援朝鐵道工程總隊第一大隊搶修新安州至萬城段,鐵道兵第三師兩個團搶修萬城至肅川僅10公裏路段。
劉居英還號召鐵道兵官兵英勇頑強、機智靈活地與美軍飛機拚時間搶速度。全體鐵道兵在這個個號召的感召下,機智勇敢地戰鬥在各個工地上。
鐵道兵第一師第一團九連在百嶺川奮戰76晝夜,抗擊了26次大轟炸,全連傷亡99人,剩下的40人仍然一直堅持按時完成了搶修任務。
鐵路軍管局有一台機車在行車的時候被美軍飛機發現追著打,車身中彈300餘處,有一條毛巾上竟有8個槍眼,但機車仍然開到了目的地。
鐵道兵官兵們不僅憑借人多打人海戰術,而且更多地靠科學的態度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與美軍鬥心眼兒,玩花招,創造了一整套搶修搶運的奇招妙法。“片麵運輸法”就是其中的一個。
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通車時間,發揮最大的運輸效能,通過更多的列車,鐵道兵和鐵道運輸部門的官兵們創造出一種密集的片麵續行運輸法,俗稱“趕羊過路”。
因為朝鮮北部的鐵路基本上是單軌,運輸又大多是由北向南,在“絞殺戰”中,鐵路場站普遍遭到破壞,無法按常規進行火車對開的平衡運輸,所以,早在4月間鐵道兵官兵們就成功地試行了這個方法。
在通車的夜晚,鐵道兵官兵們事先把早先裝載的軍用列車集結在搶修現場附近的一個或幾個安全區段內,等待部隊搶修。鐵路一經修通,列車立即一列緊跟一列向同一方向行馳。各列車之間隻相差5分鍾,首尾相望,魚貫而行,一列接一列地通過,在黑夜裏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