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線突擊1

●占領道峰山的誌願軍指戰員發揚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挖掩體,跳彈坑,巧妙地躲避著對方的炮襲。

●三排在排長犧牲、副排長腿被炸斷的情況下,各班互相配合,密切協同,首先插入對方縱深。

●誌願軍戰士冒著對方的炮火,跳到齊腰深的水中,向對岸衝去……

● 西線突擊

共和國的曆程·穩定戰線

第五次戰役全麵打響

1951年4月22日的黃昏,殘陽如血。

在朝鮮,從北漢江西南麵的名勝洞,沿倉平、上實乃裏一直向東,經間村、葛峴洞、赤巨裏,再經三串裏、元等裏、德寺裏,直到泰鬥洞及其以西的地區,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和喊殺聲。

第五次戰役正式打響了。

這次戰役對誌願軍方麵來講,是經過周密部署的。

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結束前,誌願軍新入朝部隊就於4月16日全部到達集結位置。

此時,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共有14個軍,除第三十八軍,第四十二軍及新入朝的第四十七軍在後方休整及擔任搶修機場等任務外,正麵戰場有3個兵團共11個軍。

第十九兵團轄第六十三軍、第六十四軍、第六十五軍,除一部擔任一線防禦外,分別集結於市邊裏、金川、新溪地區。

第三兵團轄第十二軍、第十五軍、第六十軍、除一部擔任一線防禦外,分別集結於伊川、安峽、曉星洞地區。

第九兵團轄第二十軍、第二十六軍、第二十七軍、並指揮新入朝的第三十九軍、第四十軍、其中第二十六軍、第四十軍,第三十九軍擔任一線防禦,第二十軍、第二十七軍分別集結於淮陽、平康地區。

這些部隊經過政治思想教育和祖國第一批赴朝慰問團的鼓舞,鬥誌很旺。

但是,新入朝的部隊對對方情況、地形等均不熟悉,另外,經過長途徒步行軍,體力也還沒有恢複。

第三十九軍、第四十軍,經過幾次戰役作戰,減員很大,十分疲勞,還沒有進行休整補充。

誌願軍的戰地物資儲備有限,隨著部隊增多,後勤保障更為困難。“三八線”附近地區因頻繁作戰已成為無糧區,難以就地籌糧。

因此,原準備經過準備後於5月上旬再組織新的戰役,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對方有在中朝軍隊側翼實施登陸的企圖。為粉碎其登陸準備,避免兩麵作戰,誌願軍總部決定提前於4月22日發起第五次戰役。

第五次戰役的基本目標是:

以3個兵團共12個軍,含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在西線實施主要突擊,第三兵團居中,從正麵突擊,第九兵團、第十九兵團分別從左,右兩翼實施戰役迂回,以分割殲滅漢江以北、漢江以西美軍3個師,即第三師,第二十四師,第二十五師,英、土耳其軍3個旅,即英第二十七旅,第二十九旅,土耳其旅和南朝鮮軍2個師,即第一師,第六師。

具體部署是:

第十九兵團指揮第六十三軍、第六十四軍、第六十五軍及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為右翼突擊集團。

以一個軍首先掃除臨津江以西的“聯合國軍”,隨即在德峴洞至無等裏31公裏地段上突破臨津江。第六十三軍、第六十五軍首先殲滅英軍第二十九旅,然後向東豆川裏、抱川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協同第三兵團和第九兵團會殲美軍第二十四師、第二十五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