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唐星山與金戈大俠潛入水中,一口氣到了大船旁。兩人弄斷鐵錨,八人先後從大船的舵眼鑽進船艙。船上兵士還沒弄清怎麼回事,兩位英雄已經揮起兵器斬殺數名兵士。船上兵士見泅水的英雄們從船艙中突然殺出,無不驚駭,竟無一人抵抗,紛紛從大船上跳入江中逃命。
眾英雄將船上重物紛紛拋入江中以減輕船重,金戈大俠和唐星山兩人正欲將一龍形東西和一些看似奇形怪狀的東西扔出船,被梅慶書猛地喝住。原來那龍形物乃是水軍用於攻擊敵船的戰器。梅慶書如獲至寶,對眾人解說道:“這家夥叫做“火龍出水”,我在《武備誌》中讀到過,水戰時威猛異常,咱們用得著它,千萬別將這寶貝扔了。”接著又指著一木箱物道:“這家夥叫”水底龍王炮”,是一種布在水上的漂雷,它用牛尿泡做殼,內填黑火藥,用香作引子,雁翅管和羊腸給香火通氣,可以依據香的燃燒而定時引爆。嘉靖年間,大明水師用它抗擊倭寇,很管用的”
唐星山笑著道:“要不是有書生在此,我等武夫要把這些寶貝當廢物了。”
金戈大俠接著打趣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敢問書生,這家夥又是作甚的?”
梅慶書道:“這寶貝叫“混江龍”,《天工開物》裏能看到它。它的皮囊中懸吊有火石和火鐮。“索引機”布設在水麵上,若船碰到索引機時,火鐮就下墜碰擊火石,火星引燃火藥而爆破。”
唐星山:”原來這船上就有三種龍,加上咱們八條龍,必敗那曾英。”
眾人甚是歡喜、信心倍增,趕緊將搶得的大船飛快地驅回北岸。
見八英雄奪得戰船,大西軍人心振奮。近百名大西軍精兵立即登上大船,各持鳥銃、長槍,擾鉤隨大船與敵兵拚死一戰。明軍毫無抵抗力,死傷過大,不敢迎戰,惟恐避讓不及。大西軍一隻戰船竟在江麵上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曾英見此大怒。命十艘戰船前去迎戰,並親自上船督戰。
丁雄遠遠遠地瞧見明軍大船,他趕緊將一枚“混江龍”觸發雷布在前麵迎接明軍,大西軍驅船佯裝逃走。過了一段距離,眾英雄又將兩枚“水底龍王炮”水上漂雷布下。明軍以為大西軍欲逃走,豈肯放過。最前麵的明軍戰船被那枚“混江龍”炸得不能前行,順著水在江麵漂流緩緩下沉。追趕了一段時間後,又有兩明軍戰船被“水底龍王炮”炸壞。
眾英雄及大西軍兵士在船上歡呼慶賀,金戈大俠瞧見明軍平寇伯曾英在大船上指揮,大叫道:“機會來了,沒了那曾英,明軍就會群龍無首、一盤散沙。”
於是大西軍掉轉船頭,向明軍進攻。當距曾英大船約莫一裏之時,一枚“火龍出水”從大西軍戰船飛出。那龍形火器被噴射的火焰托起沿江麵飛行。那火龍的推進火箭燒盡後,火龍腹中的火藥又被點燃,從龍嘴中射出火箭,將曾英大船燒燃起來。
曾英手持硬弓站在桅杆旁邊指揮作戰,見自己戰船燃起大火,欲跳水逃走,被船上的金戈大俠瞧見。金戈大俠引弓而射,眾人瞧見曾英被一箭穿胸,“撲通”一聲墜入江中,濺起水花又如雨般紛紛落下。
見主帥已死,明軍兵將毫無鬥誌,曾英二十萬大軍,竟如猢猻般一哄而散。大西軍乘勝追擊,繳獲無數,軍心大振。十餘日來,餐風宿露、長途奔波的的大西軍方能得以休整和補充。
此時,大西軍根據形勢,決定向貴州撤退,以避開清軍的追擊。
各位看官,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五十四章 聯明禦外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