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親人得相認(1 / 2)

歐陽雅晴問道:“你們的孩子不是有塊玉佩嗎,雖沒見過麵,但通過玉佩也可以尋得。”

文卓聽了問道:“丁香蘭和梅慶書也是通過玉佩相認的,你也有玉佩,我也有玉佩。這麼多人都有玉佩,怎麼去尋找道長的孩子。”

歐陽雅晴道:“道長孩子的玉佩上麵雕的是一串葡萄。”

文卓聽了,滿不在乎地說道:“雕葡萄的玉佩也多啊,我的這塊玉也是葡萄呢。”說著,從項上取下玉佩遵給雅晴看。

聖陽道長也沒在意,又彈起自己的古琴來。歐陽雅晴看了看玉佩道:“道長,您看看,這葡萄雕得很精美呢。”

聖陽道長接過一看,不禁瞪大了驚奇的雙眼,趕緊翻過玉佩的背麵一看。更加吃奇地說道:“對。。。。。。對啊,就是我孩子的這塊玉佩。你們看,這背麵有一個蘇字,這塊玉怎麼會在你身上。”

上官文卓大聲叫道:“難道您就是失散多年的爺爺嗎?自打我懂事以來,我爹就跟我說過,他從未見過我的爺爺。”

歐陽雅晴來了興趣,疑惑不解地問道:“你姓上官,道長可是姓蘇呢?”

上官文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兩人聽了。原來,文卓的奶奶姚可心與蘇惜墨分開後,逃到龍門鎮附近的一個小山村裏。遇到一個姓上官的遠親,為逃林德貴的追捕,於是隱姓埋名, 將出生的孩子改姓上官。上官鵬就是蘇惜墨的兒子、上官文卓的父親。

上官鵬成年後投筆從戎,成為四川忠州人秦良玉 麾下的一員部將。崇禎二年十二月,清軍繞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崇禎三年,清軍又向東攻占永平、灤州、遷安三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禎皇帝急忙下詔征調天下兵馬勤王。秦良玉奉詔勤王,上官鵬在隨秦良玉收複遷安的戰爭中陣亡。第二年,姚可心因染疾而終。臨終前,將那玉佩交於上官文卓。

聖陽道長和聽完上官文卓的講述,已經是兩眼噙淚。他驚喜地對上官文卓說道:“原來你是我失散多年的孫兒,我找得你們好苦啊。”

上官文卓上前對聖陽道長跪拜道:“今天能在這裏尋到爺爺您,孫兒真是太高興啦。”

道長無限欣慰又滿心歡喜地說道:“孫兒,快起來吧,快起來。”

這時,溫婉婷和丁香蘭起床之後,不見了歐陽雅晴,也尋到這裏來了。見到聖陽道長與上官文卓兩人相認,不知前因後果。丁香蘭上前詢問道:”道長昨天還稱上官盟主,今天怎麼叫孫兒了?”

歐陽雅晴道:“這事以後告訴你們倆,道長和文卓祖孫兩人在分別這麼多年之後得以相認。親人團聚,真是可喜可賀啊。原來上官文卓應該叫蘇文卓,隻是為避仇人的追捕而換姓。”

接著歐陽雅晴又疑惑地問道:“隻是,那林德貴的女兒後來怎麼樣了。”

聖陽道長從脖頸上取下一塊玉佩說道:“在一起相處的時候,我們曾經互贈過玉佩。後來,聽說林德貴在官場的爭鬥中,因貪贓枉法之事敗露,被人抓住把柄而被罷官入獄。萬寶林也因牽涉其中而被追捕,隻因他功夫甚高,得以逃脫而不知所終。萬青見林家從此敗落,對林憶霞逐漸冷淡。沒過多久,萬青從煙花柳巷中尋得一女子作小妾,在順慶城的一個僻靜小巷裏來了個金屋藏嬌。此事後來被林憶霞得知,再加上林憶霞曆經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後,情緒極為低落。心灰意冷之下竟削發為尼,修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