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林道:“ 我家犬子雖不才,,但也是飽讀詩書、形容俊美。恕我鬥膽直言,我看他倆還挺般配的,隻是。。。。。。”
林德貴道:“隻是什麼?”
萬寶林道:“隻是怕高攀了。”
林德貴道:“哪裏的話,我林德貴也是出生於商賈之家。隻要好好待我女兒,我們結成親家也沒什麼不好的。”
萬寶林道:“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如果我們做長輩的沒意見,孩子們的婚事,咱們就這樣下來,行嗎?”
林德貴道:“ 我也有此意。“
萬寶林回到家中,將定親之事告訴了萬青。看到萬青正在猶豫之中,萬寶林勸說道:“姚可心家的頂梁柱已經成了逃犯,他家從此就會敗落。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林知府可是有權有勢。你爹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在他麵前將你誇讚一番,林知府也很喜歡你,已經答應跟咱們結成親家,你小子還猶豫什麼。”
萬青聽萬寶林如此說,再加上本性厭舊喜新,於是回應道:“此事全憑父親作主,孩兒遵命就是了。”
萬寶林得意地笑道:“這就對了,為父很是欣慰。我就知道我的兒子反應很快,不是一根筋。“
萬青笑著奉承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我當然聽爹您的。“
萬寶林又道:“ 聽爹的就對了,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路長,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爹的人生經驗、處世哲學你得多學學,會受益終生的。”
蘇惜墨從順慶城裏請來郎中,又在林憶霞的帶引下,悄悄地進入獄中給蘇德元診治。郎中把脈之後,走出牢房外對蘇惜墨神情嚴肅地說道:”令尊傷勢過重,恐不久於人世。今天估計是你們父子最後的見麵,準備後事吧。“說完,搖頭歎息地離開了。
蘇德元對蘇惜墨:”我自知不久於人世,就別費心勞神了。為父心中有一事,不吐不快,你得答應我。“
蘇惜墨含淚問道:”什麼事,父親盡管說,孩兒一定答應。“
蘇德元道:”我與姚掌櫃相交甚好,她家女兒姚可心我見過,生得溫柔端莊、聰明伶俐。許久以前,我曾與姚掌櫃有言,將來兒女長大,我們就做親家,他也曾答應過。“
蘇惜墨吞吞吐吐地說道:” 可是,可是孩兒喜歡的是。。。。。。“
蘇德元道:”是什麼?“
蘇惜墨道:”是林憶霞,不是姚可心。“
蘇德元拉著蘇惜墨的手,吃力地說道:”你真是湖塗,他爹是我的仇人。世道險惡、人心不測,那林德貴必定還想加害於你,你與她沒有可能。男子漢大丈夫,要拿得起,放得下。長痛不如短痛,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意,你以後得離她遠遠地,記住了嗎?“
蘇惜墨極不情願地點頭道:”孩兒記住了!“
這時,蘇德元手一鬆,兩眼一閉,撒手而去。蘇惜墨痛哭不已,之後,將蘇德元的屍體帶回家安葬。
數月之後,萬青和林憶霞經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而結成夫婦。但兩人終是同床異夢,貌合神離。特別是那林憶霞,心中總是忘不了與蘇惜墨相處的美好時光和甜蜜感覺。而那萬青卻不願成天守著林憶霞,在對林憶霞失去新鮮感之後,常與狐朋狗友去外麵尋花問柳、飲酒作樂。
年餘之後,蘇惜墨也遵父命與毫無感覺的姚可心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姚可心習慣了萬青的殷勤和蜜語,麵對沒有熱情的蘇惜墨,總是悶悶不樂,發脾氣、耍性子。在此期間,外逃的姚邦彥偶爾潛到蘇惜墨家中,還將自己的武功絕學佛手彈指功傳與蘇惜墨。陶奇貴輕功在姚邦彥之上,更是常去蘇家討酒喝。看到老朋友的兒子忠義兩全,也將自己的虹吸功傳給了蘇惜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