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戰役結束3
世界各國稱讚誌願軍
1950年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誌願軍勝利進抵“三八線”。
在這場震撼世界的大戰中,彭德懷將誌願軍傳統的穿插迂回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給麥克阿瑟大開了眼界。
經過這場在清川江邊和長津湖畔的殊死較量,中國人民誌願軍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收複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之外的全部地區。
這就是“清長大捷”。
整個世界都對這巨大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感到震驚。近代以來就看不起中國的日本人受到的震撼最大。一夜間,“支那”這個蔑稱在日本大眾的口語中消失了。
美國人則直截了當地承認:
美國傳統的理想和正義觀被中國的大軍粉碎了,美國人大概從未受到過如此嚴重的創傷和挫折!
連狂妄的麥克阿瑟也沉痛地發現自己的中國知識旦夕間全部過時了。
正如英國牛津大學戰略學家羅伯特·奧內爾的評價:
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
如果中國人沒有於1950年11月在津長戰場穩執牛耳,此後的世界曆史進程就一定不一樣。
斯大林看著戰報說:
這是一支偉大的軍隊,彭德懷是東方傑出的統帥。
必須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中國同誌36個步兵師的全部裝備訂貨,還要立刻送過去3000輛汽車。
實力是贏得尊重的捷徑,蘇聯全社會都對中國軍隊能用那麼簡陋原始的武器打敗“聯合國軍”感到十分欽佩。
從此,新中國強大的形象在世界上就樹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