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嚴正控訴美國暴行1(1 / 2)

一、中國嚴正控訴美國暴行1

●周恩來警告美國:“若美軍跨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我們不會坐視不顧。”

●周恩來致電賴伊:“……國民黨反動政府已喪失了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的與事實的根據。”

●伍修權說:“總理,您放心,我一定會完成您交給我的任務的。”

● 中國嚴正控訴美國暴行共和國故事·義正辭嚴

毛澤東說:別了,司徒雷登

1950年11月16日下午,燕京大學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工會分會舉辦教員座談會,大家交換對於美國的認識意見。

參加這次座談會的有教授、講助60多人,會議氣氛非常活躍。

在會上,大家踴躍發言,都根據親身的體會,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作了深入地分析,尤其著重地討論了美國對華的文化侵略問題。

關於美國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問題,在燕大是個比較模糊的問題,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

在座談會上,一位名叫聶崇歧的教授說,既然美國人來中國傳教、辦學校是出於好意,為什麼還要強迫中國人把這些寫在不平等條約上呢?而且中國人也很難斷定哪一個來中國的傳教士或“教育家”跟美國國務院不勾勾搭搭。

接著,座談的中心很快轉到司徒雷登身上,大家認為隻要把司徒雷登的真麵目弄清楚,就可以大大地幫助認識美國對中國文化侵略的本質。

在這次座談會上,大家經過討論認為,司徒雷登表麵上道貌岸然,看來雖不像歪戴帽子,屁股上插隻手槍那種特務匪徒,實質上他不但是美國文化侵略的先鋒,而且還是美國對華政治、經濟侵略的參加者。

座談會提到的司徒雷登不是別人,正是國民黨統治時期燕京大學的前校長和美國前駐華大使。

司徒雷登於1876年生於中國杭州,他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國的美南長老會傳教士,從血統上說,他是一位純粹的美國人。

抗戰期間,司徒雷登十分敬仰毛澤東。從一些參觀延安歸來的美國人口中,他了解並讚賞共產黨的民主、廉潔和勤奮。

1949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對南京解放後將麵臨的諸多涉外問題給予明確指示:

對駐在南京的原各國大使館、公使館,軍管會及市政府要以雙方沒有外交關係為理由,不承認他們的外交地位,不和他們發生正式的外交往來。對他們的館舍和人員安全,要給予保護,不得侮辱。

考慮到外交的敏感性,中央軍委隨即指示,南京現為各國大使館、公使館所在地區,一切有關外僑事情的處理必須事先請示,不得擅自行動,嚴防敵特和外國間諜的挑撥。

當時,黃華被派到南京市任軍管會外事處主任。黃華原名王汝梅,“一二九”學生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國共和談時,他任北平軍調部的中國共產黨代表。

1949年5月5日下午,司徒雷登的私人秘書傅涇波接到黃華的一個電話。傅涇波問道:“我什麼時候去看你啊?”

“明天上午吧!”黃華回答。

5月6日8時30分,傅涇波去南京市軍管會拜訪黃華。黃華指責美國支持國民黨敵視共產黨。臨走時,傅涇波試探性地問:

“你來了,也應該去看看你的校長。”

“好啊!”但立即補充說:“我也隻能稱呼他校長。”司徒雷登從1919年到1946年間出任燕京大學的校長,黃華正是他的學生。

“那你什麼時候去看他?”傅涇波問。

“你跟他說好之後,我隨時都可以去。”黃華回答。

是否麵見司徒雷登,黃華致電北平請示。毛澤東回電表示:

黃華可以與司徒雷登見麵,以偵察美國政府之意向為目的。

毛澤東還指示,在與司徒雷登談話時,“如果司徒雷登態度是友善的,黃華亦應取適當的友善態度,但不要表示過分熱情,應取莊重而和氣的態度。”

遵照毛澤東的指示,黃華在幾天後以拜訪他的老校長為名與司徒雷登秘密接觸,進行了“友善而非正式”的談話。在這次會談中,司徒雷登表示:一旦中國新政府成立,美國即會考慮承認問題。

6月初,黃華與司徒雷登在軍管會外事處辦公室正式談判,核心是美國和新中國建交問題。與此同時,司徒雷登接到一份由北平轉來的重要情報,稱中共高層領導在對蘇對美方針上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

司徒雷登認為“這是極有希望的努力路線”,他向黃華表示自己願意北上借訪問燕京大學之際,同周恩來等高層領導會談。

中共中央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安排燕大校長陸誌韋寫信致司徒雷登,邀請他北上訪問燕大,在那裏過70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