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關成立1

●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前,靠在椅子上看著桌上的空白信紙凝思。

●毛澤東看了軍委的報告,批示:“陳士榘祖父克山、克水,父親、叔叔工兵管帶,工程兵司令非陳士榘莫屬。”

●劉伯承對眼前這個方臉闊嘴、鼻高耳大、雙頰緋紅、雙眉如劍的將軍非常滿意,陳士榘對命令執行得徹底,不挑不撿,很有老紅軍的風範。

● 機關成立

共和國故事·開路先鋒

陳士榘出任工程兵司令

1950年3月,在景山公園西牆外的三座門,中央軍委辦公駐地的一間辦公室,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前,靠在椅子上看著桌上的空白信紙凝思。

新中國已經成立半年有餘,人民軍隊正在祖國的土地上掃清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力量,中國大陸全境將迎來徹底地解放。隨之而來的,是新中國的全麵恢複與重建,人民軍隊也將進行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

我軍從井岡山開始就以步兵為主,受曆史條件限製,這種情況到建國時也沒有根本性改變。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人民解放軍開始建立軍、兵種合成軍隊體製。在解放戰爭後期和建國初期,由於作戰需要,工兵部隊有較大發展,各個野戰軍都有了自己的工兵部隊,但各自為戰,這不符合現代化戰爭對軍隊的要求。

為了統一領導全軍工兵部隊,加強工兵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有必要在中央軍委成立工兵領導機構。

想到這裏,聶榮臻挺直身體,拿起毛筆,給毛澤東寫信,就籌建炮兵、裝甲兵、工兵司令部及其領導,向三軍統帥提出建議。

信很快發出,帶著墨香送到了毛澤東的案頭。

毛澤東看後,深感讚同,於是批示轉呈軍委其他領導。這封信得到軍委領導們的重視,紛紛給予支持。

1950年12月5日,朱德總司令寫信給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信中說:

三野調來李迎希任工兵副司令已到京,請你即組織工兵司令部。

周恩來在百忙之中抽出精力,從全軍組織調配人員。

1951年3月1日,以中南軍區工兵司令部為基礎,從各大軍區抽調幹部,組成了工兵司令部,原第四野戰軍特種兵司令部工兵指揮所主任唐哲明任參謀長。

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直接關懷下,經過積極籌備,1950年12月25日,在北京西單報子胡同59號建立了工兵領導機關,李迎希任副司令員。

機關直屬中央軍委領導,其任務是統一領導原屬各大軍區的工兵部隊,配合作戰,築路架橋,構築國防要塞,同時,積極開辦學校。

人民解放軍工兵領導機關是軍委領導全軍工兵進行軍事工作的重要業務部門,同時又是工兵直屬部隊、院校、科研、設計和後勤保障單位的領導機關。

早在考慮工兵部隊司令時,中央軍委就曾經考慮了兩個司令人選:陳伯鈞和陳士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