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山群島登陸戰1

●毛澤東對解放舟山群島的戰前準備極為關注,致電三野副司令粟裕,要求進一步做好攻擊舟山群島的準備工作。

●粟裕:“建議軍委推遲攻擊舟山的時間,加緊發展海空軍。在打法上,主張首先以海空力量給舟山之敵海空軍以殲滅性打擊,然後以陸軍優勢兵力攻取舟山。”

●戰士們激動地說道:“要把解放舟山的捷報早一天送到北京,送到毛主席手裏,把國民黨趕出大陸!”

● 舟山群島登陸戰

共和國的曆程·乘風破浪

毛澤東關注舟山群島之戰

1949年5月22日,毛澤東對人民解放軍向長江以南地區的大進軍作了部署。他指示人民解放軍:

第三野戰軍應當迅速準備提早入人閩,爭取於6、7兩月內占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並準備相機奪取廈門;第四野戰軍主力經湖南向兩廣前進,於11月或12月占領兩廣;第三野戰軍防守華東,置重點於滬杭寧區域,以有力一部準備取台灣。

根據上述部署,三野在華東地區以第七兵團準備奪取舟山群島,以第八兵團警備寧滬杭地區並擔任剿匪任務,第十兵團進軍福建,第九兵團在蘇南休整訓練,預備用於攻占台灣作戰。

此後,三野和四野一麵分兵剿匪,一麵準備奪取沿海島嶼,進占攻台前沿陣地。

1949年11月14日,毛澤東致電三野副司令粟裕,並告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和政治委員饒漱石,要求他們以金門失利為戒,進一步做好攻擊舟山群島的準備工作。

那是在解放軍三野十兵團攻占廈門島後的第7天,就發起了金門戰役,並於1949年10月25日2時30分奪取了金門古寧頭陣地。但因後續兵力不濟,加上國民黨軍隊快速增援,到26日下午7時,登陸的解放軍大部分壯烈犧牲了。

這次戰役的失利,並沒有阻止新中國解放沿海島嶼的決心。為了削弱國民黨在沿海地帶的軍事力量,解放軍後來陸續展開了對舟山群島、海南島、萬山群島等島嶼的登陸戰。

事實上,毛澤東並沒有忘記金門失利的教訓,他對解放舟山群島的戰前準備總是放心不下,盡管在那個時候,解放軍已經對舟山群島展開了攻擊戰。

毛澤東的電文如下:

舟山群島共有敵軍五萬人,並有頗強的戰鬥力,你們以兩個半軍進行攻擊是否足夠?鑒於金門島及最近定海(即舟山群島)附近某島作戰的失利,你們須嚴重注視對定海作戰的兵力、部署、準備情況及攻擊時機等項問題。如果準備未周,寧可推遲時間。提議你們派一要員直赴定海附近巡視檢查一次。

對於金門渡海戰役的失利,毛澤東陷入了深深的思慮之中,而這個時候,他的戰略思路也發生了改變,他不得不發出這樣的自問:我強大的人民解放軍為什麼在攻擊海島的戰役中多次失利呢……毛澤東很快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我人民解放軍主要是陸軍,於渡海作戰沒有經驗;另外,敵人不僅有著較為強大的海軍,而且還有美國人武裝起來的空軍。在敵人掌握著製空權及製海權的前提下,如何解放沿海島嶼以及攻占舟山群島、台灣都成了我軍戰史上的新課題。

毛澤東也意識到,必須審慎研究渡海作戰的戰略和戰術問題,因為在這之前都是在陸地上和敵人作戰,從來沒有海上作戰和海上登陸的經驗,所以必須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