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咖啡色聖經(1 / 3)

咖啡色聖經

習慣晚上熄滅了燈看VCD.帶著影片中結束的故事和延續的情緒睡去。隻有在睡眠中,我才能夠安然的使情緒泛濫,一浪接一浪地撲打向天空。

“你為什麼在工作時間回家?”

“因為我不願離開你。我懷疑你會對我不忠,或許我會在家裏看見另外一個男人。我太愛你了。”

……

“你為什麼又這麼晚才回家?”

“因為我想讓你嫉妒,以為我在外麵有別的女人。我太愛你了.。”

這是《德克薩斯州的巴黎》。那種愛情過於強烈和自私,就如同那一小片沒有建築、沒有樹木的空地卻被孩子們的父親稱作“巴黎”。那個他們母親來自的城市。

關掉VCD,整個房間便隻剩一片清白月光。不要去動,隻看著這鉛華洗盡的如水的光線。咖啡底色的地毯上,印地安原著民圖騰圖案閃現著我遊離的心情。是月色裏一尾安定的魚。

對麵窗子裏有漂白的令人膽怯的燈光。隔壁,那個男生的黯色影子依舊輪廓清晰地映在他身後同樣白色的牆上。他依舊看著對麵已經沒有燈光的房間。在月光裏他能看到那個慵懶的身影繾倦了地靠在沙發角落裏。

我看到他的幹淨分明的臉。額頭右邊的頭發垂下來,遮住眼睛。暖白色單衣依落在孱弱瘦削的身體上。緩慢。安靜。溫暖。完美的不食人間煙火,宛若存在於藍晴天空的高高的雲朵裏。而他,在安然地俯視著下麵的人。一個居住在有咖啡色地毯房間中的女子。

他的臉靠近玻璃。對麵的女子起身,端起瓷白的杯子走向方台。她的身體直立起來像落單的仙子,散發出零落孤寂的氣息,在男孩河流般的目光中遊走。

明天周二,“繪聲繪色”的節目已經錄製完成。我準備了基斯洛夫斯基的電影《維若尼卡的雙重生命》和《英國病人》的電影原聲音樂,兩段關於神秘與遺落愛情的講述以不同的形式展開,在這個夜晚,我可以完全的舒解自己,到天亮再睡去。白晝總放射出太過鮮明的色調與刺痛的光線,那使我感到恐懼。

咖啡的香氣與溫度透過白瓷杯子在我的手心與身體裏纏繞成濃濃的霧靄。左手手心。我的左手手心玫瑰紅色的印記嗬,總像穿過未來宿命般的預知。盡管那是一個極其令人置疑的詞條,可我還是自小成了相信最終宿命的孩子。小時侯,曾有卜者告訴我,其實真的沒有所謂的“命定”,隻是在人們感到沒有支撐的時候,總是一定要尋找一個對現實與未來的解釋,一種可以讓他們相信的說法,來繼續下去而已。

我問他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為什麼我不可以相信這種解釋。卜者說,他看到我就像看到上帝身邊的天使。天使是無法依靠一種說法生活的。於是我驕傲地相信我聽到了最美的說法。

隻是,至今我仍對宿命不渝。因為它不是帕特農神廟的石柱,可以不被時間風蝕。

男孩看到那女子放了張CD進去,重又端起杯子蜷進那個有月光的沙發角落,那裏泛著依稀可辨的幽藍色。他猜測那裏是誰在唱歌。

“我是魚你是飛鳥/要不是你一次失速流離/要不是我一次張望關注/哪來這一場不被看好的眷與戀

你勇敢我宿命/你是一隻可以四處棲息的鳥/我是一尾早已沒了體溫的魚/藍的天藍的海難為了你和我“

這唱片已經十年了。仿若永不幹涸的高原之湖,湖麵清澈而明淨,湖藍的聲音。咖啡的苦澀與香奈兒的氣息。偎在暖暖的角落,體內不在抖動,思緒隨了歌聲飛到高原之上,想到布達拉宮前的天空,大路上人們朝聖的臉,呼嘯而過的飛鳥。

男孩在微笑。憐惜與關愛,是深海上的淺淺的陽光,是可以讓人在夢中幸福得直到落淚的微笑。看到女子將杯子放下,在不知道的音樂中漸漸睡去。柔軟的身體在淺淺的睡衣裏,像童話裏那個會感覺到十二層鵝絨被下麵的豌豆的公主。男孩離開窗前,關掉白色的燈。桔色燈前,他在文檔中這樣記錄:

她是那樣的一個女子

高貴美麗孤寂非凡憂鬱

她起身像飄零的一個仙子

她躺下像嬌弱的一個公主

九點鍾,我醒過來。外麵的陽光已經穿進那扇很大的落地窗。它看起來有些柔和了。第一次我這樣認為。

站起來,有一點頭暈。也許是因為那讓我有點歡欣的陽光吧。我換了純白色長褲和新草綠的冰絲單衣,決定到附近那個大的草坪廣場上走走。廣場是每天都在對麵遠遠的地方的,可總在我身後漸行漸遠,連路過的機會都錯過。

因為陽光,因為暈眩,我要去個總會有人留連的地方。

可這個時間那兒幾乎沒有人。

對麵。那個相鄰的男孩,他竟然也會在這裏。仍然牽著那隻巨大的淺色毛的狗。

“你好。”男孩對我說。聲音溫和,磁性,安靜而孱弱。

這不啻是天使的聲音,我感動的怔住。那兩個字引我接近他高高雲層所在的窗外,張望裏麵未見的一切。

傍晚去做節目的時候,在他與我的房子之間我們曾經相遇過。第一次我還被他那隻巨大的狗驚嚇,在他牽住的一瞬間走過。之後我都遠遠的繞著走,尷尬膽怯地對他笑一下。現在聽到他的聲音,仿佛是接受到了某種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