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骨幹1
●冬日裏明媚的陽光透過寬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射出幾個明亮的方塊。蕭克伏在桌案上,時而奮筆疾書,時而掩卷凝思。
●蕭克開門見山地對他們說:“毛主席已經批準我們建立一所化學兵學校。這次把你們兩位請來,是想請你們去籌建化學兵學習。”
●舉目四望,人們看到,這裏有一個小村子,沒有農作物,位置偏僻,砂礫成堆,樹木稀少,狼群和野兔出沒其間。
● 培養骨幹
共和國故事·降魔神兵
蕭克建議成立化學兵學校
1950年4月,蕭克被中央軍委從中南軍區調到北京,出任軍訓部部長。到任前,周恩來、朱德和聶榮臻交給蕭克三個任務:
一是組織製定全軍年度訓練計劃;
二是規劃、整頓全軍軍事學校;
三是編寫軍隊共同條令。
蕭克結合世界軍事發展的曆史和一般規律,回顧我軍戰鬥、建設的曆程,分析了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得出了必須積極促進防化兵建設的結論。
1950年11月的一天,蕭克正在軍委辦公室裏給中央軍委起草報告。
冬日裏明媚的陽光透過寬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射出幾個明亮的方塊。蕭克伏在桌案上,時而奮筆疾書,時而掩卷凝思。
他在想什麼呢?他想起了化學武器給人類、給新生的共和國帶來的災難與威脅。
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使用化學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15年春天,德軍在比利時境內的依普爾運河河畔向英法聯軍發射氯氣炮彈,黃綠色的毒氣立刻籠罩了英法聯軍的陣地。英法聯軍措不及防,頃刻間,1萬多人受傷,5000多人死亡。失去戰鬥力的英法聯軍士兵蜷縮在陣地上抽搐、嘔吐,完全無法抵抗頭戴防毒麵罩的德軍,德軍輕鬆地占領了陣地。
化學武器一登場,就使所有人目瞪口呆。
從此,化學武器成為戰場上最令人恐怖的武器,各發達國家紛紛投入巨資研製,一大批威力巨大,殺人於無形的化學武器被研製出來。
但是,因為敵對雙方都掌握了這種武器,所以,沒有人敢輕易使用它。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在進攻蘇聯期間,曾經準備使用化學武器,英國首相丘吉爾及時發表聲明,如果德國對蘇聯使用化學武器,那麼英國就對德國使用。
懾於化學武器的巨大威力,當時的德國元首希特勒最終未敢使用。
可是,沒有化學武器的國家在戰爭中,就沒有這種威懾力。
1942年5月27日,侵華日軍一○一師團一六三聯隊在掃蕩我河北根據地時,對保定北疃村的抗日軍民使用毒氣彈,造成近千名隱蔽在地道內的無辜群眾死亡。
這就是震驚全國的“北疃慘案”!
作為我軍優秀的高級指揮員,蕭克不會忘記這血淚寫就的戰史。所以,他認為,大力加強海軍、空軍、防空軍、炮兵、裝甲兵、通信兵和工程兵固然十分重要,但創辦防化兵更要抓緊。
特別是,1950年10月,以美軍為主力的侵朝軍隊,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投入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擁有規模巨大的核武器和化學武器,中朝軍民隨時都有遭到化學武器襲擊的可能,而我軍卻沒有任何反化學戰的準備。
所以,培養防毒人才,為部隊開展防毒訓練,進而為建立專業兵種創造條件,已經成為我軍建設的當務之急。
想到這裏,蕭克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他在辦公信箋上急速地寫著:
……在對美軍為首的侵略軍集團作戰中,我軍隨時有遭受敵人毒氣攻擊的可能,而我軍在這方麵幾乎完全沒有精神和物質準備。因而,必須成立化學兵學校,培養防毒人才,學習化學戰知識,然後進一步加強防化兵建設。
這份報告還對學校的幹部來源、三年內防化學人才的訓練計劃、招生規模、對象和開學時間等,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12月2日,這份寫有“緊急”二字的報告被放到了周恩來的辦公桌上。
看完報告,周恩來沉吟片刻,提筆批示:
請毛主席批示,交聶、肖辦。擬原則同意,第一年人數可少點,定為800名,200名由各大軍區抽去年參軍的南大工作團學生,600名征調誌願學生。
這裏的“聶”指的是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肖”則指蕭克。
12月11日,毛澤東在報告上批示:
同意,照周所擬辦理。
從此,人民解放軍防化兵的創建工作揭開了序幕,共和國開始鑄造堅固的“化學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