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中小軸承企業如何應對價格戰
產業發展
作者:劉啟迪
摘要:價格戰是目前市場上很多大型企業普遍采取的一種競爭行為,通過價格戰可以迅速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打壓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文章通過價格戰對瓦房店市中小軸承企業的影響分析、瓦房店市中小軸承企業優勢與劣勢分析等,總結歸納出瓦房店市中小軸承企業應對價格戰的具體措施,希望該策略能夠為瓦房店市中小軸承企業的健康發展以及我國傳統軸承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價格戰;中小軸承企業;市場競爭;管理方式;營銷渠道;產業集群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6-0001-02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國外大型軸承企業紛紛搶灘中國。這些軸承企業有著悠久的曆史、領先的技術水平、先進的企業管理製度,是我國傳統軸承企業的強有力競爭對手。許多大型國外軸承企業登陸中國後,紛紛采取價格戰,擴大品牌影響力,搶占市場。瓦房店中小軸承企業生產技術水平低、融資渠道有限、綜合競爭力不強,麵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成為擺在每一個瓦房店軸承人麵前不得不解決的課題。
1 價格戰對瓦房店市中小軸承企業的衝擊
隨著市場進一步的細分和競爭的日趨白熱化,大多數軸承企業都麵臨著價格戰的威脅,價格戰已成為企業占領市場的常用手段之一。而對於眾多中小軸承企業來說,在麵對行業內的價格戰時,自身產品質量競爭力不強、公司規模不足、產品銷售市場不穩定等很多因素,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明顯劣勢。因此,對於中小軸承企業,如何對市場和產品的未來趨勢做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理性選擇應對策略,決定著企業經營的成功與失敗。
軸承企業之間的價格戰通常是從規模較大的企業開始的,它們不僅具有品牌優勢,還常常利用規模效應擴大其成本領先優勢。中小企業要想搶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往往是以低價格為突破,被動地參與到價格戰當中去。許多被排擠的中小企業由於不具備領先者的各種優勢,最終在價格戰中呈現弱勢地位。
2 瓦房店市中小軸承企業在應對價格戰中的劣勢分析
2.1 產品結構不合理,市場競爭環境惡劣
長期以來,由於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部分軸承企業產品結構形成了“高端缺失,低端過剩”的局麵。低端軸承產品無序競爭、低水平重複建設,導致軸承結構性過剩。為獲得短期的通用軸承市場份額,企業大打價格戰,非理性盲目競爭,企業經濟效益低下。
2.2 產品以內銷為主,國際認可度不高
從軸承產品分布來看,銷售市場主要在國內,能獨立開發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不多。出口比重低不利於產業結構調整,不利於促進產業產品結構升級。
2.3 管理方式落後,融資渠道單一
軸承行業目前基本處於產能擴張階段。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企業忽視質量、效益和環境的企業管理模式。企業信息化水平低,大多數企業計算機的應用停留在辦公自動化的低層麵上。在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方麵進步較慢,多數企業管理者缺乏大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戰略管理能力,影響了生產經營,製約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中小企業投融資方式單一,融資渠道不暢,製約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後勁。
2.4 企業間合作交流較少,專業化程度不高
中小軸承企業與大的軸承企業、中小軸承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高校、研究院所之間的溝通協作較少,目前的合作隻是低層次生產合作,缺乏技術、研發、品牌、服務等高層次的協作。專業化程度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還很突出,一家企業中鍛造、車加工、熱處理,樣樣俱全,單項生產能力較弱,手工小作坊式製造方式普遍,垂直分工狀態不明顯。
2.5 缺少統一的流通市場,營銷渠道不暢
流通市場建設滯後,處於萎縮狀態。瓦房店市是全國最大的軸承產地,但全國最大的軸承交易市場不在瓦房店,許多軸承企業在山東等地進行交易。低端的通用軸承企業相互挖客戶等惡性競爭問題突出,缺少有效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