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實戰演練10

通信兵崇武海戰建功

1965年11月13日黃昏,晚霞傾瀉在福建崇武海麵上,漁船扯著白帆在火紅的夕陽中犁開海麵,載著豐收的喜悅向漁港駛去。

此時,在海軍閩北某觀通站裏,雷達手們正在聚精會神地望著熒光屏,在繁星似的“光點”中搜尋著可疑目標。

19時15分,熒光屏上出現了兩個新的回波,回波向崇武海麵以東的漁場不斷靠近。

正在值班的雷達班長茅漢明和他的戰友孫亦龍,覺得有些奇怪,這麼晚了怎麼還有漁船出海?4隻眼睛立即緊緊地盯住了它們。

雷達顯示,回波是由南向北高速行駛,漁船沒這麼快,這肯定不是大陸的船!

“是美國造的國民黨海軍“永字”號軍艦!”孫亦龍大喊起來。

“馬上報告!”茅漢明也喊起來。

大隊長劉宗坤接到報告後,立即命令:“緊緊抓住它,不要讓狡猾的狐狸漏網!”接著,他拿起專線電話,上報軍區。

情報瞬間傳遞到了福建軍區。

福建軍區立即指示,由海軍福建基地派出護衛艇二十九大隊、三十一大隊6艘護衛艇和魚雷艇31大隊6艘魚雷艇,組成突擊編隊,給來犯之敵以迎頭痛擊。

基地通信處指示突擊編隊,參戰艦艇用網路指揮和協同。

22時16分,突擊編隊啟航,全速向漁場駛去。

這時,夜黑天寒,風大浪高。艇隊頂著逆風,劈波斬浪,向前飛馳。

編隊駛抵東明嶼附近海域,突擊編隊報務員報告:“幹擾大,信號小,與基地失去聯絡!”

“不要著急,保持頻率。家裏肯定在想辦法!”指揮員堅定地說。

果然,沒多久信號又清晰起來,信號是由海壇水警區電台轉發的。基地發出的海情報告、引導導航報紛至遝來,突擊編隊駕著電波向戰區高速開進。

臨近戰區。護衛艇上的雷達開始預熱。接著,雷達發出的電波開始成扇形在海麵上搜索。

突然,被譽為“海上獵手”的五七三艇雷達班長劉啟明發現了目標,大聲報告:“右舷30度,距離105鏈,發現敵艦!”

指揮員立即發出“準備戰鬥”的命令。

雷達兵們不斷測報敵我艦艇的運動要素,指揮員緊張地繪算出接敵運動的航向航速,炮手們已將炮彈裝填上膛,急切地等待著戰鬥命令。

艇隊向敵艦疾駛,距敵越來越近,隻有幾百米了。

指揮員命令信號兵發出警告信號,敵艦無視我嚴正警告,首先向我艇隊開炮。

編隊指揮員立即下令還擊。

頃刻間,無數條火龍直撲敵艦,茫茫海空一片火紅。

突擊編隊冒著敵艦猛烈的炮火,衝上去靠近了猛打。

“海上猛虎艇”上,指揮台上信號戰位人手不夠了,通信員鄒成學來到指揮台,充當信號兵,在敵炮火下收發著各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