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呂母對呂公的決定大為不滿,連聲抱怨:“你常說女兒相帶富貴,不能隨意許人。怎麼胡亂把女兒許給一個小小的亭長?”呂公卻神秘地說:“你婦道人家懂得什麼?”就這樣,劉邦意外地獲得了嬌妻。這位呂公的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呂雉,日後漢高祖劉邦的“正宮皇後”。
這位呂公,在劉邦不得他人好評的時候,居然以女兒相許,倒也稱得上是“慧眼識英雄”。其實,呂雉的謀略手段,也不比劉邦遜色。她後來協助劉邦誅殺開國功臣,不見一點“婦人之仁”,在穩定漢初大局上實實在在有所貢獻;在她的刻意經營之下,劉邦晚年“改易太子”的如意算盤都不得不中止,就此而言,她巧妙地控製了堪稱雄傑的劉邦。由於她的臨朝稱製和晉封呂氏子侄為王,激化了呂氏外戚與宗室集團、功臣集團的矛盾,導致呂雉身後的一場統治集團高層的流血事變,呂氏失敗而被滅族,這使她在地下也無法瞑目。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大概是出於統治者的刻意編造、巧妙授意,或是出於史家的偏好,史書大多喜歡記載開國皇帝未曾騰達之時的若幹“神異”,以表示君權神授,其他一般小人物就不要心存妄想了。百代良史司馬遷、班固對劉邦“微時神異”的記載也不例外。如:
記載劉邦的出生傳奇:說他的母親,“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如果相信此說,劉邦就不是“人子”,而是蛟龍與其母“野合”而出生的“龍種”。盡管是“雷電晦冥”的場景令人恐怖,但畢竟是龍種。
記載劉邦形體的神異:“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漢書·高祖本紀書影》最令人稱奇的是,一位老者為劉邦及其妻子相麵的場景:“呂後與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後因之。《史記·陳涉世家》書影老父相呂後曰:‘夫人天下貴人。’令相兩子,見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魯元,亦皆貴。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後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曰未遠,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史記·高祖本紀》)在傳統的相麵之術的語言係統中,麵相“貴不可言”,就是說此人有“九五之尊”,要當天子、做皇帝了。這位老者如此言說,究竟是確有“先知”的神通,還是為了討得主人高興索要一頓飲食而胡言亂語?可能是後者的可能性居多。有意思的是,劉邦聽得之後居然喜不自勝,可見他盡管是在社會下層,心中還真有點不甘蟄伏的雄心在。
以上這些“神異”的記載,“始作俑者”我們還無法坐實,而號稱劉邦所在之地的上空總有“五彩雲氣”顯現,史書上明確記載是出自於劉邦婦人呂雉之口,而被劉邦故意渲染的(參見下文)。類似虛無飄緲、無法證實的記載,在我們今天看來,無非是政治神話,並無多少實際意義;但是,在秦漢之世,卻足以證明劉邦的“非同凡響”,足以在他稱兵起事之時借用為號召追隨者的輿論資源。
事實是,不管劉邦是否有些自命不凡,假如沒有陳勝、吳廣領導的反秦大起義,給劉邦造就了風雲集會的曆史舞台,這位小小的亭長,根本不可能走出豐沛一隅之地。所以,後來他當上了開國皇帝之後,專門為陳勝墓地設置護塚民戶,倒還算得上是“知恩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