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決策1

●毛澤東致函周恩來:“我們必須準備攻台灣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內應及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

●劉亞樓建議:“為了準備解放台灣,傘兵空降登陸比從海上登陸部隊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建議軍委組建傘兵部隊。”

●毛澤東電示粟裕:“前起義過來的傘兵第三團,現在有多少人,跳傘技術如何,望電告。”

● 中央決策

共和國故事·神兵天降

劉亞樓向中央建議

1950年1月,人民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趕赴莫斯科,就組建空降兵問題與蘇聯政府進行了具體商談。最終結果,中國政府於同年2月15日正式聘請顧問41名,訂購L-12型降落傘300具。

早在1949年7月10日,毛澤東就致函周恩來:

我們必須準備攻台灣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內應及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空軍要壓倒敵人空軍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但似可考慮選派三四百人去遠方學習6個月至8個月,同時購買飛機100架左右,連同現有的空軍,組成一支攻擊部隊,掩護渡海,準備明年夏季奪取台灣……

7月11日,周恩來就約見劉亞樓研究建立空軍的問題。

幾天以後,劉亞樓找到正在軍委航空局的呂黎平,劉亞樓對他說:“我正要找你,前些時我在遠方休養,軍委召我回來,周副主席同我談話說,中央指定我籌劃組建空軍,準備下月初去莫斯科,就請專家、買飛機以及幫助訓練飛行員的問題,同蘇方談判。”

“現在劉少奇率領的中央代表團正在蘇聯訪問,已就這個問題初步進行交涉,待得到蘇方答複後我們就去那裏進行具體談判。”

劉亞樓接著對呂黎平說:“你是東北航校的訓練處長,調查過東北機場,又在沈陽、天津、北平、南京、上海搞過航空接收工作,加上你是飛行幹部,所以我認為王弼、你同我一道擔負這項任務比較合適。此事已報中央軍委定下來了,你現在要做好兩件事。”

第一,把東北航校培訓的空、地勤人員情況,機場、飛機、器材情況和已接收的國民黨空軍的人員、飛機情況,搞個詳細調查統計;

第二,怎麼組建空軍,你準備點意見,比如飛行員選調,如何速成訓練,空地勤人員比例等,過後我們找個時間研究一下,以便為軍委準備個方案,當好黨中央的參謀。

7月27日,劉少奇根據黨中央26日電報精神,在莫斯科向斯大林、華西列夫斯基、布爾加寧等提出:

為準備在一年左右時間組成中國人民空軍戰鬥部隊,參加渡海戰鬥,解放台灣起見,請蘇聯方麵給予援助:

第一,擬向蘇聯定購雅克式戰鬥機100至200架、轟炸機40至80架,並配足各項備份機件及日本或德式重磅炸彈。

第二,擬請蘇聯航空學校代我訓練空軍人員1700名,其中飛行人員1200名,機械人員500名。如便,擬請續辦3年。如果同意,1700名學員擬於9月底集中,10月即可動身出國,一切費用當由我們負擔償還。

第三,擬請蘇聯派出高級空軍顧問3至5人,於9月來華參加中國空軍司令部及航空學校工作。

第四,若上述第一、第二項原則同意,擬即派劉亞樓率小型代表團,於中共中央代表團離開莫斯科回國之前,來蘇參加這一計劃商談,並組織1700名學員在蘇聯學習工作。

當時,劉少奇複電黨中央:

斯大林、華西列夫斯基、布爾加寧等同誌對我方計劃表示讚同。但說航空學校不必設在蘇聯,可考慮設在中國國內。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委派即將在兩個月後就任空軍首任司令員的劉亞樓、時任軍委航空局政委王弼、呂黎平等人赴莫斯科與蘇聯有關方麵商談幫助中國建立空軍的問題。

出發前一天,7月31日16時,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在中南海分別接見了劉亞樓等人。

當朱德聽劉亞樓說到航空學校已經訓練出了一批自己的飛行員的時候,他高興地說:

好啊!你們為組建空軍培育了第一批種子,我們的空軍也會像陸軍那樣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任重道遠,希望你們圓滿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