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參加實戰8
緊急開炮保衛珍寶島
1969年3月2日,由蘇聯邊防部隊挑起的這場邊境武裝衝突,使中蘇關係嚴重惡化,兩國邊防部隊已進入實戰狀態。
自20世紀60年代初期後,隨著中蘇關係的不斷惡化,中蘇邊界開始多事。
60年代中期後,蘇聯不斷對中國實施軍事壓力和威脅,在中蘇邊界上挑起事端,從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蘇聯軍隊在中蘇邊境地區挑起各種邊境事件達4180餘起。
1967年後,蘇聯邊防軍開始入侵中國領土珍寶島,阻撓中國邊防部隊巡邏隊上島巡邏,多次製造流血事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巡邏官兵多人,抓捕中國漁民。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烏蘇裏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麵積074平方公裏,曆來為中國領土,當地居民祖祖輩輩在這裏從事生產活動,中國邊防軍也一直在這一地區執行巡邏任務。
對於蘇軍的挑釁行徑,中國邊防部隊嚴格執行中國政府、中央軍委的指示,采取了極大的克製忍讓的態度,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和警告置若罔聞,蘇聯邊防軍的挑釁行為毫無收斂。
3月15日淩晨3時,正在珍寶島上潛伏待敵的我偵察排排長於洪東,聽到對岸發出一陣陣沙沙啦啦的響聲,便向地上拋了一塊石頭,向全排發出了戰鬥信號。
過了一會兒,借著雪地上反射的月光,於洪東看到蘇軍的6輛裝甲車開到了江邊,接著,從車上跳下來30多個蘇軍士兵,手端衝鋒槍,貓著腰向珍寶島逼近。
於排長馬上向指揮部報告:“敵人距島隻有30多米了,是否開火消滅這一小股敵人。”
沈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肖全夫接到報告,沉思了一會說:“注意監視,敵人不開第一槍,我們絕不開火。”
果然,上島的敵人在島的東北部的叢林裏悄悄隱藏了起來。
8時整,黑龍江亮子邊防站站長孫玉國帶領著12人的巡邏隊上島,走到敵人潛伏的東北部,眼看就要進入敵人的伏擊圈了,孫玉國命令巡邏隊停了下來,在敵人麵前晃來晃去,就是不朝前走。等到江岸上的敵人開始行動了,孫玉國下令:“全隊撤回!”
蘇軍沉不住氣了,向我軍巡邏部隊開了第一槍。
5分鍾之後,在3輛裝甲車的引導下,蘇軍步兵20多人沿著封凍的江麵,向孫玉國率領的巡邏隊的位置衝了過來,正好撞在了於洪東潛伏分隊的槍口下麵。
“準備戰鬥!”於洪東斷然下達了命令。
“50米,40米,35米……”
“打!”於洪東一聲大喝,頓時珍寶島上槍炮齊鳴。
槍聲一響,江岸上的我軍兩個炮兵群隨即開炮,密集的炮火,將蘇軍潛伏陣地炸成了一個濃煙包裹的火球,江麵上的裝甲車也連連中彈起火,潛伏的敵人再也呆不住了,跑到江麵上亂竄。
江麵上無遮無攔,蘇軍步兵成了我軍的活靶子,我軍抓住機會猛烈射擊,江麵上遺留下蘇軍10多具士兵的屍體,1輛被擊毀的裝甲車冒著濃烈的黑煙。
江對岸的蘇軍指揮官列昂諾夫從望遠鏡裏已經看到了中國軍隊的炮兵群,下令停止進攻。
就在幾天之前,蘇軍製定了一個大規模襲擊中國軍隊的計劃,300多門重炮對中國境內一連轟擊了好幾天,也沒有遭到任何還擊。這讓列昂諾夫納悶不已,他擔心勇敢機靈的中國軍隊有什麼“陰謀”,果然,蘇軍在今天的戰鬥中吃了虧。
列昂諾夫的擔心是對的,中國軍人從來沒有挨打不吭聲的。14日晚上,我軍炮兵某團二營,星夜向中蘇邊境開進。夜色中不時傳來蘇軍的炮聲。在茫茫的雪地上,沒有路也沒有平地,甚至連一片可以作為炮陣地的空地也很難找到。
二營多數火炮在公路上占領了陣地,因為樹林中根本沒有空地可占領。接著,戰士們便用炮斧猛砍樹杈,為火炮開辟射界。
“轟隆……轟隆……”先占領陣地的火炮,向著中蘇邊境開炮了。
3月15日9時46分,蘇軍第二次進攻開始了。
蘇軍的炮火異常猛烈,把這個小島炸得體無完膚,爆炸的氣浪將岩石般堅硬的凍土掀起1丈多高,然後又像降冰雹一般“劈裏啪啦”地砸下來。
正麵,蘇軍用3輛坦克、3輛裝甲車引導,吸引中國軍隊的火力,另外1個坦克中隊4輛坦克向島的南側迂回,從島後的江汊上衝了上來。
孫玉國率領的巡邏組先敵開火,將敵人坦克後尾隨的步兵打得全趴到了地上,不敢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