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壓商團叛亂中,蘇聯顧問鮑羅廷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10月10日,孫中山宣布成立由共產黨人周恩來、陳延年以及國民黨“左”派組成的革命委員會,孫中山任會長,鮑羅廷任委員會顧問。孫中山給鮑羅廷以極大權限,“遇本會長缺席時得有表決權”。10月14日,鮑羅廷在革命委員會提出聯合各種力量鎮壓商團叛亂的計劃—粵軍一、二師分別由李濟琛、張名達統率,許崇智統率全部粵軍,範石生統率滇軍,所有軍隊在革命委員會統一領導下進行活動。
向商團的軍事進攻開始了。經過14、15日的猛烈戰鬥,商團軍武裝被全部擊潰。商團叛亂被粉碎,給英帝國主義、大地主大買辦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使廣東革命政權獲得了初步穩定。
@@@四、共產國際和蘇聯在道義上支持中國革命
在道義上共產國際和蘇聯政府給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鬥爭有力地聲援,在蘇聯開展了“不許幹涉中國”運動。
1924年,是中國革命開始高漲的一年,也是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加緊幹涉的一年。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的幹涉是從多方麵進行的。在精神上和財政上援助中國軍閥以反對革命就是其重要的一手。自1922年至1924年,美國對直係軍閥曾給予大規模的軍事援助,運給直係軍閥的軍火,價值328萬美元。1924年,帝國主義秘密運送軍火來華事件連續發生。7月上旬,在上海發現美國船秘密運送大批手槍、子彈、機關槍;7月下旬又連續發現德、法、美等國秘密運送軍火事件;8月10日,一船運給商團的軍火被廣州國民黨當局發現並截獲;11月間,又發現美國、德國等秘密運送大批軍械及飛機事件。
帝國主義者除支持各派軍閥外,還直接出兵威脅中國革命。1924年3、4月間,日本曾派軍艦18艘、魚雷艇2艘深入長江流域,美國也調派艦艇巡遊長江,9月間,日、美、英、意等國家,更加緊在中國沿海活動。
麵對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幹涉的陰謀,共產國際與蘇聯工會,於1924年9月,成立了“不許幹涉中國”協會,並在許多國家組織分會,9月4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表宣言揭露說:“英國政府,……正準備對華南進行武裝幹涉,企圖推翻中國進行民族革命的國民黨政府。”
“美國帝國主義正在進攻華北,……法國政府正從西貢調遣軍艦前往天津和上海。次等帝國主義者也追隨著這些強國。從此看來,世界帝國主義已對中國解放運動和中國的勞動群眾策劃了一個陰謀,目前麥克唐納政府正把這個陰謀付諸實行。”
宣言號召全世界工人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的幹涉,製止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屠殺。
不許幹涉中國運動是極其廣泛的,它普遍到全蘇聯的各個地區各個階層。
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於1934年9月21日在《消息報》上發表了題為“滾出中國!”的詩篇,他大聲疾呼道:“這是時候了,趕出那些趕你們的人!把他們從中國城牆上扔下來!世界的海盜們,滾出中國!—我們願意幫助一切被奴役的人;戰鬥教導供應。我們跟你們站在一起,中國人……”
這些聲援,在中國人民中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925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爆發了有名的五卅運動。五卅運動引起了共產國際和蘇聯人民的極大關注。蘇聯各報頭版頭條連續登載中國人民反帝運動的消息,以表示對中國人民的聲援。
6月8日,共產國際等發表《反對帝國主義在華暴行的宣言》,宣言說:“勢不可擋怒潮席卷了中國。……窮凶惡極的暴行是外國資本家不甘於最近的失敗而采取的報複行動;他們粉碎工會抵抗和破壞工人運動的企圖未能得逞,便以工人和學生的鮮血來補償。……中國最近的事件雄辯地證明:民族解放運動正在不斷壯大,工人階級正在運動中起支配作用。”熱情地歌頌了中國工人階級的英勇鬥爭。
1925年8月1日蘇聯工會代表團訪問上海,給中國工人送來了捐助和慰問。蘇聯工會代表團受到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中華全國總工會給蘇聯工會中央理事會寫了感謝信,信中說:“你們的支持使我們奮發起新力量,我們在每小時—特別是在最困難的時刻都會想到你們。”
@@@五、蘇聯軍事顧問在廣東革命根據地統一中的作用
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舉行第一次東征。楊希閔擔任聯軍總指揮。加倫等軍事顧問在第一次東征中起了重要作用。
2月1日,第一次東征軍出發。出發前加倫召集顧問會議,向他們部署了有關東征的任務。他說:“陳炯明將軍居然幫助了我向政府證實,必須立即組織和開始東征。你們已經知道,政府11月中旬獲悉,陳炯明及其將領在汕頭舉行了會議,會上製定了進攻廣州的計劃。”他接著說:“陳炯明12月25日給商會的電報使政府震驚了,他在電報中許諾‘解放’廣州。擺在我麵前的問題是如何排除逼近廣州的威脅。我的答複是讓所有精銳部隊參加戰鬥,以我軍的進攻阻止陳炯明部隊的進攻。”加倫說他向軍事委員會提出了東征計劃,該計劃“經過長時間的爭論,我的計劃被采納了。軍事委員會主席楊希閔終於在廣州政府的壓力下簽署了進攻命令。”
根據加倫的建議,東征軍兵分左、中、右三路向前推進。在進軍途中,2月8日,由許崇智、加倫主持在上塘站的列車上召集了會議,幾乎全部政府要員和鮑羅廷等顧問都參加了會議。
會議通過了準確的作戰計劃。根據計劃,右路軍應於2月中旬占領淡水城;黃埔軍校兩個教導團和第十六獨立團應於2月10日肅清鐵路全線的敵軍,準備從平湖地區向淡水進攻,經廣九路,出淡水、平山、海陸豐直逼潮汕。中路桂軍,直攻陳炯明的老巢惠隆,並於12日占領惠州要塞。左路軍滇軍,將掩護部隊留在增城地區,並向博羅進攻,計劃於2月12日攻克博羅。
黃埔學生軍和革命軍在海陸農民的支持下,長驅直入,於3月初攻下潮(州)汕(頭),消滅了陳炯明的洪兆麟部占萬餘人。東征軍與林虎部在棉潮開展了一場大會戰。3月20日,東征軍攻克興寧,林虎殘部向西江逃竄,洪兆麟逃往上海,其餘殘敵退逃福建邊界。至此,第一次東征勝利結束。據粗略統計,繳獲各種步槍1200-1300枝,機槍110挺,老式炮30門,新式山炮6門,子彈800萬發,炮彈1500枚。第一次東征雖然沒有全部消滅陳炯明部隊,但革命軍勇敢作戰所向無敵的氣概,在群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5年9月,廣東革命政府舉行第二次東征。東征軍設立總指揮部,蔣介石擔任總指揮,羅加覺夫擔任軍事顧問。(加倫因病回蘇休養)參加第二次東征的蘇聯顧問還有:薩赫諾夫斯基、什涅伊傑爾、捷斯邊科、康奇茨、切列潘諾夫等,他們為征戰出謀獻策,起了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國民革命軍又於1925年底進行了南征,至1926年2月,掃蕩了盤踞在廣東南部的軍伐鄧本殷部和海南島殘敵。至此,完成了統一廣東全省的任務,從而鞏固了廣東革命根據地,並為國民革命政府出師北伐奠定了基礎。
@@@六、共產國際和斯大林對中國大革命時期關於中國革命理論和策略的正確意見
在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共產國際和斯大林對中國革命極為關注。對中國革命的理論和策略提出了許多正確的見解。
第一,1924年列寧逝世後,共產國際和斯大林根據列寧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結合中國的實際,正確地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特點、對象、任務、動力和前途。
第二,斯大林闡述了在中國建立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因,並且明確的提出了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問題。
第三,斯大林明確指出,“所謂民族問題實質上是農民問題”,他還說:“把農民卷入革命愈迅速愈徹底,中國反帝國主義的戰線就愈有力愈強大”。他強調發動農民,開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意義,指出:“農民土地革命正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基礎和內容。”
第四,斯大林闡述了武裝鬥爭和革命軍隊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中國共產黨人應重視軍事問題的正確思想。斯大林說:“在中國,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中國革命軍隊的特殊意義正在這裏。”毛澤東同誌在《戰爭和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斯大林同誌的這一論斷是完全正確的,無論是對北伐戰爭來說,對土地革命戰爭來說,對於今天的抗日戰爭說來,都是正確的。”
斯大林同誌關於中國革命的一係列正確理論和策略,對於中國共產黨人正確認識中國革命和掌握中國革命的規律有很大啟發和幫助,對於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多年來之所以十分尊重斯大林,其原因也正在這裏。
第五,在共產國際幫助下,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參加了準備工作並出席了大會。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如何加強對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領導,也就是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陳獨秀代表中央作了報告,維經斯基向大會致詞,經過熱烈討論,通過了由維經斯基起草的《關於民族革命運動之決議案》,決議案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指出了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重要性。決議指出:“中國的民族運動,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並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又指出:農民“天然是工人階級的同盟者”,農民運動“是中國革命運動中的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