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Q城賦(1 / 3)

一.Q城賦

(一)

……如果他終有一日要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他說,他要帶去這裏的一捧泥土……

(二)

他生在Q城。那時網絡都還沒普及,他就遑遑地生下來了。他愛這個地方,所以他就來了。按他自己的話說,他身上的每一寸血肉都是這裏的泥土碾壓出來的,他身上流淌著祖先原始的血液,所以自他老祖先遷到這裏開始,他就跟隨老祖先、生生世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了。

Q城不算大,自然沒有什麼旅遊景點。唯一出名的就是兩座山,Y山和T山。後來,Y山成了國家級旅遊景點,人們都樂意去看看,他卻不願意去了。他嫌Y山包裝得太精致,已經不是原來的Y山。隻有T山還屬於Q城,還保留著Q城的氣息。

李清照曾在他的家鄉住過幾年。到了每年的特定那幾個時候,總會碰到外地人操著普通話來問他那幾間屋的方位。他對指路熟得很,卻從來不去他所指的地方。因為他知道,李清照的屋早在戰火中毀了,現在的屋是後來重建的。此屋非彼屋。

但他還是很感謝後來人去做這件事,因為這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念想。

他說他佩服李清照,但不欣賞她,他欣賞在他家鄉做過幾年官的範仲淹。非但是欣賞,而是既欣賞又敬佩,既敬佩又欣賞。“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這是他喜歡的句子。為什麼呢?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通常認為是這句詩裏對家鄉思念的意境勾起了他對家鄉的熱忱。

他也常常想象自己征戰遠方、家在萬裏、欲歸無計。並時時說,有意境者自成高格———一切都緣於他對Q城的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人說,這一方水土就是以你出生地為圓心,方圓六十公裏,你吃這片土地,飲這片土地,身上的每一寸血肉都是這片土地碾壓出來的,跟隨著祖先,生生世世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不知道他認不認同這句話。但正如這句話所說,他就是這裏的土地壓出來的。

(三)

十年以後,十年以後。十年以後的Q城現代化了不少,蓋起了超過二十層的樓房,街上跑的也不再隻是兩個輪子的和桑塔納。

化妝品店也多出了很多,於是漂亮女人還是那麼些,醜女人一夜之間冒出了不少。

外地人……外地人,貌似也多了很多啦。因為大家的口音都成了:“似的啦,似的啦,禮拜餓在貴族coffee店見吧,我打計程車的,你不用擔森……”

Q城越來越好了,他卻越來越不適應。他不是不想Q城好,他隻是覺得舊的東西全都沒有了,大家都沒有過濾地吸食著異域的文化。有學來的,有自己悟的。原來的東西全被釘上了恥辱柱。

大家的字寫得越來越齷齪,把字寫開了就成了不美觀。大家的動作越來越縮,誰再蹲在田邊吃大蔥就成了不注意形象。然而,父輩卻是寫著不美觀的字記下了一切,吃著大蔥養活了一代代人。

“舊的東西稀裏嘩啦全都沒有了,新的東西來了也抓不住。”

他愛看賈平凹的《秦腔》,他覺得自己就像“引生”,瘋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了。

(四)

他常想,若有一天自己出人頭地,非要離開Q城了,他要帶去這裏的一捧土。他從來沒跟別人說起過這句話,因為他打心眼裏知道別人要說他俗。但他想,這不是別的什麼事情,不是做的人多了就成了俗得不能再做的事,況且,他也是打心眼裏這樣想的。

他常常說,他就像Q城裏長的一根草,若是非要把它拔出來不可,它也要死命地用根,扽下零零的土塊兒……

二.Q城往事

(一)

現在可以說些具體的事情了,但仔細想想卻並沒有具體的事情。

回憶就像一幅印象派的油畫,乍一眼多姿多彩,仔細看下去卻並沒有什麼東西,甚至於醜惡不堪了。但隻要遠遠地觀賞,美好便總是勝過痛苦,隨著時間的流逝,回憶也就越發鮮豔起來了。我們所有人就像《X戰警》裏的羅根,擁有選擇性刪除記憶的能力。

我出生在Q城,一個小城市。不臨海,不在內陸,不潮濕,亦不幹燥。地理上並沒有多大優勢,卻有幾處旅遊景點;稱不上蘊藏文化,也存幾間名人故居。即使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地方,也會有它自己的風格,存在著他自己的個性。Q城的鄰裏鄉親的生活,家長裏短的,雞零狗碎。即使是這些平凡的人,也會各有各的一套活法。自己心裏打著算盤,怎麼處好人與人的關係,別人也打著同樣的主意。幾句閑話,在夏日的樹蔭底下,蒲扇扇著,一傳十十傳百。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小說,這裏的人和事,也許很平凡,卻不平庸。它勝過任何構思精巧的故事。

在這一年裏,我迫不及待地要為我生命裏的人和事寫一篇小說,送給那些熱血的人和令人熱血的事。告訴他們:我曾擁有他們,讓我感到幸運,更兼幸福。

(二)

2008年,我認識阿寬的那一年,是中考的前一年。

實際上我們早就認識,隻是彼此事前沒發現對方。阿寬和我都喜歡看同一個人寫的書,喜歡寫怪誕的文章,在那個同齡人滿腦子都是好好學習的日子裏,是第一批對這個世界發出質疑的人。

阿寬是學校裏的佼佼者,得過不少省、市、全國的獎。而這幾乎斷定了我們不會走得很近。但阿寬並不在意這些,他說那都不是他真正喜歡的東西。似乎就像兩個相愛的人一樣,他們的基因都是嵌合的。阿寬和我,兩個想法大同小異的人,稀裏糊塗就走到一起了。而且那嵌合的程度,似乎達到了同齡人往往不會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