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 天路 》
世界屋脊上的通天之路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
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
像一片祥雲飛過藍天
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岡
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
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
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
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2006年,一支名叫《天路》的歌在全國唱響。要問歌聲因何而起,歌聲是為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通車而起。
這一年的7月1日,一條叫做青藏鐵路的鋼鐵遊龍,史無前例地開進世界屋脊那開著雪蓮花的高原深處,它如遊龍一般穿越可可西裏、三江源、羌塘草原,最終到達聖地拉薩。青藏鐵路穿越高原凍土,最高海拔5072米,創造了世界高原鐵路的建設奇跡。它的建成通車對推進青海、西藏的經濟發展,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文化交流都起到重要作用。
因為這是一條海拔最高、離天最近、最為驚險的鐵路,所以藏民們把它稱之為“天路”,這就是歌曲名為《天路》的來曆。一條“天路”,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奇跡和中國精神。
問路世界屋脊,幾多慷慨悲壯。我國在青藏高原地區的鐵路建設,始於1958年,終於2006年,在長達近五十年的時間裏,凝聚了幾代國家領導人的共同心願。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就曾表示,要把鐵路修到拉薩。1958年,在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的關懷下,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西寧—格爾木段)動工修建。然而,從1961年3月開始,因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青藏鐵路全線停建;1974年,國家決定青藏鐵路再次上馬一期工程,1979年鋪軌到格爾木,一期工程完成。
由於永久凍土地區築路和高原缺氧條件下勞動保護等問題沒有解決,格爾木—拉薩段續建工程隻好暫停。這一停就是二十多年,直到新世紀來臨,西藏還一直是全國唯一不通鐵路的省級行政區。
2001年,青藏鐵路二期工程終於啟動,這是一次偉大的跨越,二期工程包括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18公裏,途經多年凍土地段550多公裏,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5公裏,最高點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山口。建成後的青藏鐵路將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裏程最長的高原鐵路。西藏沒有鐵路的曆史將宣告結束,中國人民終將實現在世界屋脊通火車的世紀夢想。
敏感的文藝工作者捕捉到了這一時代信息,深感青藏鐵路意義重大,2001年春天,北京著名曲作家印青和詞作家屈塬,來到青藏鐵路施工現場采風,當聽到鐵路工人和藏族群眾形象地把青藏鐵路稱為“天路”時,二位頓時靈感迸發,隻用了幾天時間,歌曲《天路》創作出來了。
然而,兩位作者的步伐略微超前了一些,歌手們對剛剛開工的青藏鐵路還沒有什麼感覺吧,一連幾個大牌歌星都沒有對這首歌表示興趣,更沒有人出資將演唱權買下。印青和屈塬感覺有些無奈,這時他們聽說西藏軍區文工團獨唱演員巴桑的歌唱得很好,於是就免費把《天路》送給巴桑首唱。巴桑用她天籟般的嗓音、蕩氣回腸的演唱,充分演繹出了歌曲的意境。她自己也特別喜歡這首歌,她出版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挑選了《天路》作為主打歌。但是她的演唱還基本局限於下部隊、到青藏鐵路工地等,幾年來,這首歌一直沒在全國流傳開來。
歌星韓紅顯然有著獨特的眼光,更有著豐富的市場經驗,在青藏鐵路即將通車之前,她果斷開價十萬元,買下這首歌的演唱權,接著請人編曲、配器、錄音,在2005年春節前送往春晚劇組。結果導演和節目審查小組對這支歌十分滿意,順利在當年春晚亮相後,在青藏鐵路即將通車的盛大背景下,《天路》很快火遍了全國。
接著韓紅奔赴西藏,拍攝《天路》的MV,她向公司申請了二十萬元製作費,到了青藏鐵路的施工現場後,了解到鐵路建設者們艱苦卓絕的勞動以後,她被深深感動了,決定將MV的拍攝一切從簡,把節約下來的十幾萬元捐贈給了工人們。
韓紅的舉動反過來又感動了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加之韓紅本就是藏族女兒,在次年7月1日青藏鐵路通車時,韓紅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的通車典禮活動,再次演唱《天路》。
這時韓紅版的《天路》,想不火都難了。
《 兩隻蝴蝶 》
網絡是怎樣歌曲的
親愛的,你慢慢飛
小心前麵帶刺的玫瑰
親愛的,你張張嘴
風中花香會讓你沉醉
親愛的,你跟我飛
穿過叢林去看小溪水
親愛的,來跳個舞
愛的春天不會有天黑
網絡歌曲,指主要通過網絡進行傳播並得以流傳的歌曲。可以是網友的原創,也可以是翻唱和改唱。從雪村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開始,到郝雨的《大學生自習曲》、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直至龐龍的《兩隻蝴蝶》。新世紀初期的幾年時間內,網絡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其走紅程度絲毫不亞於一些通過電台、電視台等傳統媒介而流行起來的歌曲。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發展,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體,網絡日益擔當起捧紅歌星、傳播原創音樂、聚集網絡歌迷的角色。
但我們知道,正如網絡文學並非是脫離了傳統文學、橫空出世的另外一個文學品種一樣,網絡歌曲不過是傳播渠道有所不同而已,它仍然屬於流行音樂,仍然要受到作為歌曲的評判標準的審視,當然不會因為傳播渠道的不同而能夠網開一麵。而且我們看到,網絡歌曲最初確實是在網上流傳,待有了一定影響以後,仍然走上了開演唱會、出碟片的路子,就像網絡文學最初在網絡上追求的是點擊率,待聚集相當人氣後,仍然要走上紙質文本的出版印刷發行之路一樣。所以,不管是從音樂的成因還是從其最終的歸宿來說,並不存在一種絕世獨立的網絡歌曲。離開了傳統的音樂元素和傳統的傳播要素,網絡又能如何歌曲?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是不是第一首網絡歌曲已無從考證,但它確實是最早通過網絡流行起來的歌曲,也是第一首進入主流媒體並大紅大紫的網絡歌曲,其中歌詞“翠花,上酸菜”、“俺們那旮……”等,成為了那兩年的都市流行語,成為諸多人的調侃之語。演唱者雪村,也借這首旋律接近兒歌,歌詞有些無厘頭的歌曲,一躍而成為當年最走紅的流行歌手。接著又有《老鼠愛大米》和《兩隻蝴蝶》的出現,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最初也在網絡上流行。網絡歌手是一種民間音樂力量的興起,大多數網絡歌手,當初都僅僅是一些熱愛音樂的人,在他們心裏,音樂的功利色彩並不重,他們隻是想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歌手可以繞開唱片業通過網絡直接跟聽眾交流。
但是,當網絡歌曲的“非功利”呈現出極強的宣泄性和遊戲性,擺脫碟片出版的專業審核後,一些形式粗疏而隨意、內容浮淺至淺陋的歌曲在網上大行其道,網絡歌曲開始被指責為粗製濫造的“口水歌”,並被斷言為“短命”音樂。一首《老鼠愛大米》就受到很多指責和質疑,但恰恰是歌中一句“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讓這首歌大為流行。
龐龍演唱的《兩隻蝴蝶》應屬於網絡歌曲中得到了相當認可的一首,傳唱十分廣泛。當這首歌響在大街小巷的時候,其實人們早已忘掉或根本不曾在意它是不是網絡歌曲,而隻是以評判一般流行歌曲的標準去看待它。它的歌名《兩隻蝴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梁祝的故事,主題也確實是有關愛情的:我和你纏纏綿綿翩翩飛,飛躍這紅塵永相隨。追逐你一生,愛戀我千回,不辜負我的柔情你的美——正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死後化蝶愛情的繼續。另一首網絡歌曲《丁香花》也是寫愛情的,手法相似。前者以蝴蝶擬人,後者以花擬人,而且也涉及到生死,在一個名叫丁香花,也熱愛丁香花的姑娘的墓前,歌曲展開了深情而令人悲傷的傾訴:多麼嬌豔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飄啊搖啊的一生。多少美麗編織的夢啊,就這樣匆匆地走啦,留給我一生牽掛,歌曲後部分,前麵的輕聲傾訴慢慢上升至傷心欲絕: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牽掛……旋律深情柔婉,動人心弦,應該說也是一首不錯的歌曲。
但是更多的網絡歌曲遠在這個水平之下,內容空虛無聊甚至有不知所雲的歌曲出現,終於引發了一場“抵製網絡歌曲惡俗之風”的、有各界各方麵人士參與的行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有兩起,一是被媒體稱之為“中國先鋒詩人黃山論劍,矛頭直指網絡歌曲”的詩人行動。他們主要向流行樂的歌詞集體發難,《老鼠愛大米》的歌詞以及眾多樂壇當紅歌手和作詞人都在被猛烈抨擊之列,“這樣的爛詞能這樣流行,令人震驚”,同時也認為歌詞水準低下也是詩人的失職。另一場對粗製濫造網絡歌曲的圍剿在音樂界發起,音樂界的各位知名人士在北京召開了一場名為“抵製網絡歌曲惡俗之風,推動網絡歌曲健康發展”的座談會,在會上,《嘻唰唰》《老鼠愛大米》《不怕不怕》等網絡熱歌被一一點評。
事實證明,隨著互聯網空間的不斷拓展,網絡歌曲還會不斷產生,但它必須和其他流行歌曲一樣,會受到同樣的音樂標準的評判和衡量。在這個意義上,對於大眾來說,一首歌隻有好和不好之分,就無所謂是否是網絡歌曲了。
《 吉祥三寶 》
父親給女兒的生日禮物
(女兒)爸爸(爸爸)哎
(女兒)太陽出來月亮回家了嗎?(爸爸)對啦
(女兒)星星出來太陽去哪裏啦?(爸爸)在天上
(女兒)我怎麼找也找不到它呀?(爸爸) 它回家啦
(合)太陽/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
(女兒)媽媽 (媽媽)哎
(女兒)葉子綠了什麼時候開花?(媽媽)等夏天來了
(女兒)花兒紅了果實能去摘嗎?(媽媽)等秋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