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表團回國途中4
代表團順利返回北京
1950年3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等一行到達首都北京。
前往車站歡迎的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劉少奇、李濟深、張瀾,秘書長林伯渠,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陳雲、郭沫若、黃炎培,政府委員李立三、吳玉章、彭真、薄一波、羅榮桓、徐特立、蔡暢、劉格平、馬敘倫、沈鈞儒、沈雁冰、陳叔通、司徒美堂、蔡廷鍇、彭澤民、傅作義、章伯鈞、張奚若、譚平山、柳亞子、張東蓀、龍雲,外交部副部長李克農、章漢夫,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聶榮臻及中央人民政府各委、部、會、院、署、行的首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高級軍官,中國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代表。
前往車站歡迎的還有蘇聯大使館代辦史白夫,武官郭托夫中將,參事齊赫文,商務副代表尼古拉也夫,首席副武官杜樂文上校;捷克大使魏斯柯普夫博士;朝鮮大使李周淵,參事霍英、金國輔;匈牙利公使夏法朗柯,參事費凱爾特;波蘭大使館代辦畢羅奇及蘇聯駐北京代理總領事謝列金等各國外交使領。
毛澤東、周恩來在樂隊高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後,檢閱了儀仗隊,並與歡迎者親切握手。
毛澤東從莫斯科到北京,一路上十分順利,這是由於中央縱隊出色地做好了每一項警衛工作。
2月22日,中央縱隊接受京津路永定門站路段警戒的安全保衛任務,鄒衍當時是政委,他和中央軍委公安部隊參謀長吳烈對兩個師的任務作了明確的分工與規定。
鄒衍於26日下達命令,要求各執勤部隊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在技術、設備和治安上不能有任何問題,鐵路不能受到任何阻礙、威脅與破壞,以確保毛主席返京列車的安全通過。
第一師負責永定門站至楊村站的警衛工作,全長58公裏,4個車站。接受命令後,各師團領導沿鐵路勘察地形。
3月1日10時,第一師自海澱、清河,第二師自香山,分別徒步或乘車向指定位置開進。各部隊到達指定位置後,幹部沿途觀察地形,劃分任務段落,對各橋梁、道口、車站派出了警戒兵力。各級都開設了指揮所,縱隊指揮所設在豐台,由鄒衍負責。
吳烈和楊奇清提前趕到天津,從天津接護毛主席返京。第一師指揮所設在黃村,由副師長蔡久負責,所轄第一團指揮所設在豐台,由團長周儉廉負責。第三團指揮所設在黃村,由團長郭季芳負責。第二師指揮所設在廊坊,由師長劉輝山負責。所轄第五團指揮所設在萬莊,由團長聶成龍負責。第四團指揮所設在竇張莊,由團長惠金賢負責。
3月4日,執勤部隊對鐵路橋梁、道岔、道釘、枕木、信號旗進行了全麵檢查,並對路基兩側50米範圍內進行了搜查,鄒衍親自乘壓道車沿途檢查。
當天14時,警戒部隊全部進入執勤位置,兵力密度達到每公裏28人以上。22時,毛澤東的專列安全通過,24時撤銷警戒。
在執勤中,曾發生敵特槍擊哨兵、偷割電線、向鐵軌上放石頭、向橋下放炸藥等事件,都被及時發現處理,未造成破壞和傷害。幹部戰士都為能執行這項任務感到無上光榮,都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全縱隊參加此項任務的幹部有490多人,每個班都有至少一名幹部。團營幹部每人負責一個車站或掌握一個連隊。
執勤分隊到執勤位置後,想盡一切辦法調查了解鐵路情況,沿路基搜查爆炸物。有些戰士對橋梁檢查一遍不放心,還不畏寒冷,一次次下到水裏反複檢查,車站每通過一列火車就檢查一遍,唯恐出現漏洞。
許多戰士說,檢查有無爆炸物炸到自己無關緊要,能完成任務就行。這簡單的語言,表達了對保衛毛主席的高度責任感。
部隊當時也不太相信鐵路處,當時剛解放,鐵路上的人員混雜,鄉村車站都有團裏的幹部負責,鄒衍在豐台負責指揮,車站那裏要怎麼調度就怎麼調度,一切都為了專列。主席坐的列車到了永定門就停下來了,然後下車坐上早已經等待在這裏的汽車回去了。
從1949年12月6日到1950年3月4日,曆時98天,毛澤東率領中共代表團完成了這次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訪問。
由於黨中央高度重視,周恩來親自掛帥,中央社會部、公安部、鐵道部首長直接參與領導,各地黨政軍民上下一致,團結合作,采取群眾與公安機關相互配合,軍民結合,動員了千軍萬馬,全體參戰人員同心同德、夜以繼日地站崗放哨,保證了毛澤東訪蘇的順利!
毛澤東與斯大林會見,對促進中國經濟的恢複和發展,打破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孤立封鎖,鞏固中蘇兩國人民的團結,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
毛澤東、周恩來一行的這次訪問,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的簽字,標誌著毛澤東訪蘇獲得了巨大成功。這次訪問,對加強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維護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