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武警官兵在執勤、“處突”和“反恐”任務中應具備的心理品質(1 / 2)

淺談武警官兵在執勤、“處突”和“反恐”任務中應具備的心理品質

高校研究

作者:豐瀟

摘 要:執勤、“處突”和“反恐”是武警部隊履行職能、完成使命的基本形式,研究執勤、“處突”、“反恐”心理,對提高官兵現實條件下執勤、“處突”、“反恐”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執勤;“處突”;“反恐”;心理品質

執勤、“處突”和“反恐”是廣大官兵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武警部隊經常性的中心任務。武警官兵在執勤、“處突”和“反恐”應該具備較高的心理品質,才能良好的完成任務。

一、官兵在執行各類勤務中應具備的心理品質

執勤,是指武警部隊為完成國家賦予的安全保衛任務而實施的警衛、守衛、守護、看押、看守和巡邏等各類勤務。執勤心理是指武警官兵在執行各種勤務中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武警官兵在執行各類勤務中,應具備如下心理品質:

一是端正的執勤動機。即要求執勤人員把執勤需要建立在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這個崇高目標之上。它是激勵官兵完成好執勤任務的內部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對人的行動起著發動、導向、維持的作用。動機指導人的行為,有了端正的執勤動機,才能有積極認真的行動,才能產生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在執勤活動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忠於職守,確保各項執勤任務的完成。

二是正確的執法觀念。武警部隊是一支執法護法的部隊,執勤的過程也是執法、護法的過程。學法、懂法、執法、守法、有正確的法紀觀念既是一種思想品質,也是執勤人員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這是因為武警部隊在執勤活動中接觸社會麵廣,經常同違法犯罪分子打交道,接觸的陰暗麵較多,時刻麵臨著腐蝕與反腐蝕的考驗。一些違法犯罪分子甚至在押罪犯,為了達到他們的種種罪惡目的,不擇手段地用物質、金錢、美色等作誘餌,拉攏腐蝕執勤人員。一些紀律意識差、法紀觀念淡薄的官兵往往容易上當受騙。因此,執勤官兵必須全麵、係統地學習和精通有關的法律知識,樹立正確的法紀觀,明確自身遂行任務的法律依據,增強法製觀念,嚴格執法,嚴守法紀,才能自覺做到依法行動,確保執勤任務的圓滿完成。

三是敏銳的觀察能力。執勤官兵隻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在執行勤務中有目的、有計劃地認真觀察,就能在錯綜複雜的現象中捕捉到那些表麵上看來微不足道、轉瞬即逝但事關重大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發現,揭示矛盾,采取措施,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確保執勤目標安全。

四是適時的應變能力。這是一種高度發展的心理品質,它包括了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情緒的積極應激反應和意誌的果斷性等多種心理品質。具體表現為在執勤中出現意外情況時能臨機應變,恰當處置。在執行各種勤務的過程中,常常可能發生一些突然的情況。如突然出現的意外災害,警衛目標遭受突然襲擊,在押罪犯越獄逃跑甚至暴獄等。在這種情況下,執勤人員是否具有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直接影響到執勤任務的完成。特別是在獨立執勤、單兵作戰或遠離領導機關,來不及請示報告的特殊情況下,執勤人員應變能力強,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就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鎮定情緒,沉著冷靜,恰當、及時、果斷地進行處置,確保執勤任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