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創外交新局麵4
與首個開啟談判的印度建交
1950年5月21日17時,印度共和國駐中國首任特命全權大使潘尼迦同秘書雁謁森、古瑪爾,向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呈遞國書。
當時在場的有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外交部辦公廳主任王炳南,中央人民政府典禮局局長餘心清,外交部交際處處長王倬如。
潘尼迦大使呈遞國書之前,向毛澤東致頌詞:
閣下:
我被膺選來代表我國出任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使引以為莫大的榮幸。
從印度,我給您帶來了友好的敬意,也帶來了希望中國走向繁榮、偉大的衷心願望。
在我們兩國及其人民之間,一向就有著最為友好的關係。我們兩國人民從來就是將自己奉獻給和平事業的。我們兩國為了在亞洲大陸上傳播文化、文明及和平的生活方式,曾經有過長期的合作。然而最近幾世紀來,我們卻不幸地喪失了這種合作的機會,隻是在最近幾年裏,我們方始重新取得了這種機會。代表世界上最古老社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已有可能為了兩國的共同利益及其人民的福利來進行有效的合作了。擁有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兩個亞洲姊妹共和國,通過她們的合作,可以成為一支偉大與不可戰勝的和平力量。
我國政府熱望而且具有決心在尊重相互主權的基礎上來為與中國政府建立密切友好的關係而努力。我誠摯地希望:這兩個具有如許共同點的鄰國之間的關係,將因一種相互諒解的精神而得到發展,這種精神將使亞洲成為一片廣大的和平幸福的天地。
……
閣下,最後請允許,我代表印度共和國總統將他熱望我轉達給您的友誼與敬意呈獻給閣下。
接著,毛澤東致答詞:
大使先生:
我很高興地接受貴大使呈遞的印度共和國總統所授予的國書,並感謝貴大使的祝賀。
中印兩國,國境毗連,在曆史及文化上均有悠久而密切的關係,近世紀來,又都為掙脫自己民族的厄運,進行過長期而勇敢的鬥爭。存在於貴我兩國人民間的了解、同情與關懷是深切的。現在中印兩國正式外交關係的建立,不但將使已存在於兩國人民間的友誼日益發展與鞏固,而且與此而俱來的亞洲兩大國家人民的真誠合作,必將大有助於亞洲與世界的持久和平。
我熱烈歡迎貴大使出任印度共和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特命全權大使,並願在貴大使加強兩國合作的工作中予以協助。
謹祝貴國國家繁榮,人民興旺,並祝貴國元首健康。
早在1950年1月,毛澤東當時還在蘇聯,但他就密切關注與印度和英國談判建交的問題。
1月17日,劉少奇電告毛澤東:
英國兵營因已發生外交關係,擬待英代辦來北京後用談判辦法要他們讓出,如不讓,那時再征用之。現英代辦胡階生不敢來北京,因恐我們提出香港問題及英在中國其他特權問題和他們談判。我現保留兵營問題準備胡階生一到即提出此問題來談。現英國正用各種方法並要印度尼赫魯向我們試探我們是否即刻要提出以上各項問題來談,在他們沒有探明以前胡階生是不敢來北京的。
第二天,毛澤東回電國內,要求中央約外交部人員討論英國代辦胡階生到北京時中方應提出些什麼問題,並將方針態度及具體內容,寫成書麵文件,事先告訴他。
1月19日,劉少奇致電毛澤東,電文稱:
依目前情形看,英方需了解我方所提談判內容為何,係政治性質抑係技術性質,此問題未得我方明確答複前,估計胡階生暫不會來北京。英國並要印度來文試探。對英方所提問題,究應采何態度,以及如何回答,請即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