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2)(3 / 3)

13. B 14. C 15. B 16. C

二、

1. BDE 2. BCD 3. AC 4. ABCDE 5. ABE 6. ABC

7. CDE 8. ABCD 9. ACE 10. ABCD 11. DE 12. ACE

13. AB 14. ABDE 15. ABC 16. ABCDE 17. AD 18. ABC

19. ACDE

三、

1. 答: 錯。21 世紀中葉, 我們的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國家。在建設目標上, 我們要避免過去把目標定得過高的錯誤, 因此不能是 “高

度” 富強、民主、文明。

2. 答: 錯。我國發展戰略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特點。因為 “三

步走” 的每一步都有相對應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標準, 即 “溫飽型”、“小康型”、“比較富

裕型”。故命題錯誤。

3. 答: 錯。發展農業, 一靠政策, 二靠科學, 同時也要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改善農業生產

條件。而上述判斷隻講了一個方麵, 故錯。

4. 答: 錯。我國人口眾多, 又是農業大國, 這樣的國情決定了農業始終是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 農業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問題。鄧小平一貫重視農業的發展, 關心農民的生活, 他認為農業是根本, 要把農業作為戰略重點, 並提出了促進農業發展的措施。

5. 答: 錯。經濟發展必須以經濟效益為中心, 要處理好速度和效益的關係。速度和效益互為條件、互為前提。

6. 答: 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是指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 其基本標誌是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貢獻率的大幅度提高, 科學技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

7. 答: 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是, 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 年力爭比2000 年翻兩番, 而不是增加兩倍。

8. 答: 錯。本題有兩處提法不合適。第一, 我國實施的是城鎮化戰略, 而不是城市化戰略。實施城鎮化戰略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要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 循序漸進, 要符合我國國情。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狀況, 不能盲目發展大城市, 應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第二, 實施城鎮化戰略不僅是轉移農村人口、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 而且還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 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和持久的動力, 同時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

四、

1. 答: 三步走的戰略內容是: 第一步, 1990 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 年翻一番, 解決人民溫飽問題; 第二步, 到20 世紀末, 國民生產總值比1990 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21 世紀中葉,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較富裕, 基本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