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1 / 3)

“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和掌握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學會運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析當前我國出現的新問題, 學會運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析和解決自己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為此, 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結合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內容概要”

本章闡述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它可以概括為一句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 鄧小平領導全黨恢複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江澤民在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前提是思想要解放, 思想僵化、束縛於本本是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的; 同時, 解放思想要符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脫離社會實踐的客觀情況就隻能是胡思亂想, 而不是解放思想。要做到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 必須從社會實踐的客觀情況出發, 包括實踐的對象和主體, 也就是要從社會物質條件和人民群眾的實際狀況出發, 立足國情、尊重群眾。最後, 理論不隻是來源於實踐, 還要指導實踐, 這就要求我們有先於實踐的理論創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民族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要通過理論創新推動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及其他各方麵的創新。

“重點難點”

1. 實事求是的含義

2. 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

3.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重要性

“知識點結構圖”

毛澤東最先概括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重新確立和發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

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展

正確認識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

黨的思想路線基本要求 尊重實踐、尊重群眾

堅持 “三個有利於” 標準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

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

先導

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各方麵的創新

“參考書目”

1 毛澤東選集》 第三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 《毛澤東選集》 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 《鄧小平文選》 第二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4 江澤民。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5 江澤民。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日報, 2002 年11 月8 日

“本章複習題”

一、單選題 ( 在備選答案中有1 個答案是正確的, 將其選出並將標號填在題後括號內)

1. 毛澤東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概括為 ( )

A。 解放思想 。 實事求是 。 尊重規律 。 調查研究

2. 辯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條對立的思想路線在實際工作中集中表現為 ( )

A。 從實際出發還是從本本出發 B。 從原則出發還是從願望出發

C。 從實際出發還是從規律出發 D。 從本質出發還是從現象出發

3.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 造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嚴重挫折的最基本的思想根源是 ( )

A。 驕傲自滿, 急於求成 B。 思想僵化, 固步自封

C。 違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D。 違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

4. 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討論的實質是 ( )

A。 要不要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爭論

B。 要不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爭論

C。 要不要改革開放的爭論

D。 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

5. 實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在於 ( )

A。 在實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B。 在實踐的基礎上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

C。 在實踐的基礎上達到主觀與客觀的一致 D。 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解放思想

6.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歸宿是 ( )

A。 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 B。 批判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

C。 實事求是 D。 堅持真理, 發展真理

7. “在一定意義上, 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 的說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