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園玩古養憐 蘇商嗜好嬋娟(1 / 2)

冶春遺址傍荒祠,

鬢影衣香係我思。

為約同仁聯後社,

漁家小婢解吟詩。

揚州造園始於南北朝,盛於隋煬帝,但曆經五代、兩宋和金、元,揚州古園已蕩然無存。鹽商僑寓揚州,競相奢華,揚州園林建設達到高峰,甚至有人認為揚州園林超過蘇州。李鬥《揚州畫舫錄》中引了一段劉大觀的話:“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庭勝。”

的確如此,鹽商的發展帶動了揚州園林的興旺,不少園林的設計和建築都有名畫家們的參與。如很有名的個園,因園主人愛竹,園中有美竹,竹葉呈個字形,所以園名為個園。個園曾數易其主,幾經修葺,至今仍是揚州的遊覽名勝。

可惜其他不少鹽商的園林,早已荒廢堙沒。如鹽商巨子汪懋麟所居的愛園;鹽商安麓村的宅第安氏園;鹽商華友梅所居的華氏園以及鹽商劉敏齋所建的劉氏小築;鹽商亢氏所構的亢園;鹽商某氏所築的壺園;鹽運使何熠所建的九峰園;鹽運使方浚頤所築的夢園;鹽商毛升和所築的毛氏園等等,如今要麼已成廢墟,要麼隻剩下一角,甚至有些已經被改作他用了。

除了大興園林,揚州的鹽商對於書畫古玩的收購收藏更勝他商。大畫家石濤之所以在揚州安享晚年,與其書畫作品深受揚州鹽商青睞並有廣闊的銷售市場有關。畫家袁江、袁耀父子能夠在揚州成長為享有工筆畫大家的盛名,也與鹽商們對他們的推崇和趨附大有關係。

清代中期,正是由於揚州鹽商對書畫有獨特的偏好,使得揚州的書畫市場發展起來,並湧現出一批優秀的畫家,最終這些畫家形成了一個對後世影響頗深的派係——揚州畫派。揚州畫派的畫家,被人們稱為揚州八怪。他們是揚州人高翔、羅聘,興化人李禪、鄭燮以及汪士慎、黃慎、金農、李方膺四個外地人。他們之所以被世人稱為“怪”,是因為他們的個性與常人不同。比如,金農不願走仕途,乾隆丙辰有人薦舉他就試博學鴻詞,這是做大官的捷徑,但他一笑置之。所以後人評價金農:“百年大布衣,三朝老名士。疏髯雪蕭蕭,生氣長不死。”鄭燮、李方膺、李禪都做過知縣,但都不遵循當時流行的為官之道,個個是為民做主的好官。他們不攀附上級官僚,也不結黨營私。不僅如此,他們打擊地方豪紳的不法行為,防範他們搜刮民脂民膏。這樣做的結局隻有一個,就是最終都被削職罷官。李禪是“兩革科名一貶官”,鄭燮幹脆自己扣上一項“貪汙舞弊”的罪名。

羅聘畫鬼,其《鬼趣圖》中畫有二鬼,一鬼鮮衣科頭,一鬼赤膊奴隨,其題款中說:“君不見主人衣服麗且都,其仆乃至寒無襦。”鄭燮畫竹畫蘭畫石,筆簡意真,清淡間出奇逸,其題畫款:

一兩三枝竹竿,

四五六片竹葉;

自然淡淡疏疏,

何必重重疊疊?

汪士慎畫水仙、梅花,達到了“皆不食人間煙火,清妙獨絕”的境界。李禪作畫不求他人賞識,他在詩中道:“幽香獨居無人賞,流水高山自在春。”然而,“八怪”的作品卻受到當時揚州鹽商的賞識,若除去揚州鹽商故意附庸風雅之嫌以外,說明蘇幫商人的的確確是有相當高的文化品味。故此,不能不說揚州的鹽商是文化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