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義前奏1
●毛澤東:“盧漢如能在我軍入滇時舉行起義,宣布反帝、反封建、反蔣桂立場,則雲南問題可以和平方式解決。”
●龍澤彙說:“盧主席派我來,是為了要反蔣起義的事,他希望能夠盡快行動。”
●盧漢說:“目前形勢緊急,我們要是等到解放大軍攻到威寧、盤縣一帶才起義,還有什麼意義呢?”
● 起義前奏
共和國的曆程·春城花開
盧漢決心脫離國民黨
1949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勝利之後,乘勝渡過長江,解放了寧、滬、蘇、杭等大中城市。
蔣介石則妄圖割據西南,建都重慶。在雲南方麵,除原駐滇的嫡係餘程萬的二十六軍外,又調進李彌的新編第八軍和湯堯率領的陸軍總部6萬餘人。眾多大小特務也飛抵昆明,大肆搜捕共產黨及進步人士。
雲南是四季如春,昆明從來就被譽為“春城”。蔣介石妄想把雲南作為他們在大陸的“反共基地”。
當時,潛居香港的國民黨原雲南省主席龍雲想在政治上靠攏共產黨,於是派代表李一平前往北平與我方洽談雲南起義問題。
2月,國民黨雲南省政府在任主席盧漢也委派曾與中共有過聯係的民主人士宋一痕,向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遞交他致毛主席、朱總司令的信,表示願意反蔣,要求中共中央派代表到雲南並與中共中央建立了電訊聯係。
香港分局負責人潘漢年接見了宋一痕並將此事報告中共中央。
中央指示香港分局答複盧漢:
雲南、四川均可按北平方式行事,並且可以更多地照顧地方實際。
4月,盧漢再次派宋一痕到華南分局聯係,同時又派人與我桂滇黔“邊縱”副司令員朱家璧聯係。
根據桂滇邊工委報告,5月,中共中央指示:可以和盧漢建立聯係,配合消滅蔣軍,但不可受任何約束;不可存幻想。關於雲南局部和平問題,則要盧漢派全權代表到中央談判。
毛澤東高瞻遠矚地觀察形勢,繼續采取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相結合的原則。就爭取盧漢起義問題,7月21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副主席。
電文如下:
周:據張表方本日稱:龍雲代表李一平要求與我方負責人見一麵,好回港複命,我意請周接見一次,告以盧漢如能在我軍入滇時舉行起義,宣布反帝、反封建、反蔣桂立場,則雲南問題可以和平方式解決,盧漢所部可以編製為人民解放軍。龍雲則允許參加政協,會後仍可回港。
如何,盼酌辦。
毛澤東在上述電文中,明確將起義時間定於“我軍入滇時”,過早,則起義難望成功;過晚,則起義失去意義。
盧漢1895年出生於雲南昭通炎山,原名邦漢,字永衡,彝族,是龍雲的表弟。1911年和龍雲一起參加了“保路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