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進軍部署1(1 / 2)

一、中央進軍部署1

●毛澤東指示:“必須采取大迂回動作,插至敵後,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之方針。”

●毛澤東風趣地對葉劍英說:“‘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裏有一股泉水嘛。”

●10月1日,毛澤東複電陳賡並告林彪、鄧子恢、葉劍英、方方:“同意你們向廣州進攻之部署。”

● 中央進軍部署

共和國的曆程·花城春雷

毛澤東下達進軍指示

就在共和國成立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2日,在秦基偉率領的第十五軍解放南雄的一個星期之後,我第四兵團右路軍按原定部署,在粵贛邊地區對國民黨軍隊展開了猛烈地攻擊,不斷向廣東挺進。

當時,國民黨殘餘軍隊絕大部分都聚集在華南和西南一帶。其中,據守廣東的是餘漢謀集團,據守湖南、廣西的是白崇禧集團,據守西南的是胡宗南集團和川、雲、貴等省的地方軍閥。這幾個集團的軍隊總數在100萬以上。他們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在廣州、重慶等地組織所謂的湘粵聯防和西南防線,企圖進行最後的抵抗。

為了迅速殲滅這些地區的敵人,毛澤東在向西北、西南、東南、華南等地進軍的指示中指出:

必須采取大迂回動作,插至敵後,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之方針。

同時,擬定了作戰計劃的概要:

首先以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和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等部,由江西出廣東,爭取於十月下半月占領廣州,殲滅敵餘漢謀集團;然後,在十一月,第四兵團由廣東進入廣西南部,迂回白崇禧集團的右側背,第四野戰軍主力則進至柳州、桂林地區,形成對白崇禧集團的大包圍,同時,第二野戰軍主力進入貴州,占領貴陽,既切斷白崇禧集團和胡宗南集團的聯係,防止兩敵逃入雲貴,又和在陝南的十八兵團形成對胡宗南集團的大包圍;最後,在十二月,第四野戰軍的主力在第四兵團的配合下,殲滅白崇禧集團,第二野戰軍主力由貴州迂回川南,在第十八兵團的配合下,殲滅胡宗南集團,而第四兵團則在殲滅白崇禧集團以後,再由廣西進軍雲南,解放雲南。

毛澤東所規劃的這個作戰計劃,是一個非常周密的大迂回、大包圍、大殲滅的作戰計劃。

在這個作戰計劃中,我軍第四兵團和第十五兵團接到了由江西到廣東,到廣西,再到雲南的大迂回任務。這大迂回的第一步就是進軍廣東省。

廣東省是中國南方的重要門戶,它南臨南海,北依五嶺,東臨福建,西連廣西,北與江西、湖南接壤,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具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省會廣州市是華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花城”的美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

1949年4月,國民黨政府由南京遷至廣州,妄圖以此為基地,苟延殘喘,同共產黨作最後的較量。

蔣介石到達廣州後,將廣州綏靖公署改為華南軍政長官公署,任命餘漢謀為該公署的軍政長官。

為阻止解放軍解放廣東省,餘漢謀一上任,便依照蔣介石關於“鞏固粵北,確保廣州”的指令,在廣州以北的從化至曲江地區,以第二十一、第四兵團等7個軍的力量,布設了三道防線。他的具體部署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