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行貨幣6
人民銀行發行新版人民幣
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於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
早在1947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召開華北五大解放區金融貿易會議的通知》,準備在會上討論中國人民銀行的建立和人民幣的發行問題。
1948年4月,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會上,討論了由董必武起草的《中國人民銀行組織綱要草案》。
剛開始時,鑒於當時西北和山東還在進行激烈的戰鬥,與會代表認為建立中國人民銀行和發行人民幣時機還不成熟,決定金融貨幣統一分步實行,在一年內先實行各區貨幣的互相流通,再建立中國人民銀行和發行人民幣。
但時隔不久,戰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連連敗北,其經濟形勢更是岌岌可危,蔣家王朝出現了提前總崩潰的跡象。
9月,華北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
人民銀行券於明年1月1日發行。今年的3個月為準備階段。在印製上力求精美,防止造假。由南漢宸起草一個關於發行人民銀行券的指示,內容著重號召人民予以支持,注意穩定物價,金融避免波動,防止假票,與蔣幣鬥爭等,並向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說明,我們這次發行是統一貨幣,整理發行,不是幣製改革。
這次會議是由董必武主持的,他特別強調人民幣的發行不是幣製改革。因為當時國民黨政府正在搞幣製改革,由金圓券取代法幣,實際上宣布了法幣的崩潰,從而引起國統區民眾的恐慌。
同年10月3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印製新幣問題的指示:
決定中國人民銀行新幣……委托華北、華東印製10元、50元、100元的新幣,盡可能於年前完成50億元。印刷必須力求精細,應由中國人民銀行派人負責檢查票版、票紙,切勿粗製濫造,以防假票流行。
此時,晉察冀邊區財政印刷局已改稱華北銀行第一印刷局。根據華北銀行總經理南漢宸的指示,第一印刷局進行了生產總動員,全廠上下迅速投入到第一套人民幣的印製工作中。華北銀行第一印刷局生產的第一套人民幣,有10元、20元、50元3種麵值。
首批人民幣剛剛印出,票樣就立即被送到了西柏坡,由董必武麵交毛澤東審閱。
毛澤東對嶄新的人民幣讚不絕口,興奮地說:
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裝,有了自己的政權,現在又有了自己的銀行和貨幣,這才真正是人民當家作主!
1948年11月,四野解放東北全境後百萬大軍全部開進關內,對天津等地實行了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略包圍,革命形勢發展十分迅速。
戰爭,把一切的工作日程都大大地提前了,其中,也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和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
根據華北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原定於1949年1月1日成立,同時發行全國統一的人民幣。
但是,現在形勢的發展不容許等到那個時候了,正如南漢宸所說的那樣,解放軍馬上就要進北平了,不能帶著各解放區的七八種鈔票同時到北京去買東西。必須加緊趕製全國統一的貨幣。
麵對這一形勢,周恩來打電話給南漢宸,讓他趕緊動員一切力量發行全國統一的人民幣,否則就要采取別的措施。
根據周恩來這一指示,董必武於11月18日主持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務會議,中心議題就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
會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向南漢宸問道:“漢宸,時不我待呀!你們的籌備工作做得怎樣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銀行的牌子掛出去?”
“我看可以了。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各項工作都已經就緒了,12種麵額的票版,已經請中央幾位領導審定過了,如果明天掛出人民銀行的牌子,明天就可以把鈔票發行出去。為了準備北平解放後立即有我們人民幣占領市場,我們城工部的同誌已經派人攜帶印版進入北平,同那裏的一家印刷廠談妥,已秘密地代我們印出一批鈔票。等解放軍一進城,人民幣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了。”南漢宸充滿信心地說。
董必武當即拍板做了決定:“好,這樣我們就定下來了,馬上對外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就在這一天,第一批5元票麵的人民幣,正式對外發行。
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等所有漢字,均由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用標準正楷書寫。人民幣由佳木斯東兆銀行印鈔廠代印。
為了防止意外,新的人民幣不切開,不加印號碼簽章,印好後由大連經煙台運達石家莊加工為成品。
接著,又在石家莊發行20元、10票麵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