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查韋斯的“兒子”馬杜羅(2 / 2)

其次,如何緩解政治對立是馬杜羅的第二個考驗。正如前麵所說,雖然馬杜羅贏得了選舉,但隻有微弱的優勢,這就是說在委內瑞拉還有700多萬的反對者,其競選對手也不承認他的選舉勝利。這都充分說明在委內瑞拉還有一股強大的反對力量。即使是查韋斯,也不敢小視強大的反對力量。支持查韋斯的人把他奉若神明,反對他的人卻認為他是魔

鬼,他自己都沒能消除這種巨大的差異,由此可見,委內瑞拉反對勢力的強大與複雜。馬杜羅能否平衡這些反對力量,在“左”的路線下利用好這個雙刃劍,恐怕並不容易。如果馬杜羅不能很好調和這些政治問題、緩解政治對立,反對派很可能根據委內瑞拉憲法規定,在其執政中期向其發難,動搖其執政地位。

最後,推動經濟發展是馬杜羅執政的第三道難題。當前,委內瑞拉經濟比較低迷,長期依靠石油產業的單一經濟使委內瑞拉經濟受外部衝擊很大。前幾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導致其石油產量和出口下降,經濟形勢欠佳,連年持續通脹,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失業增多,社會治安問題嚴重,腐敗層出不窮,貧富差距也沒有實質性的縮小。在這種情況下,馬杜羅要治理好這個國家,並非易事。盡管在競選期間,他宣稱將毫不動搖地執行查韋斯生前製定的社會主義政策方針,承諾采取有效措施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機會,最大限度地保護窮人利益,但其如何做、結果怎麼樣還需進一步觀察。如果馬杜羅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其勝選的最大依靠——窮人群體就不可能再支持其政權了。

因此,馬杜羅未來執政的道路困難重重。當然,在如此多的挑戰下,馬杜羅畢竟還是贏取了競選。作為查韋斯的追隨者和捍衛者,馬杜羅自稱“查韋斯的兒子”,高舉查韋斯的大旗,依靠查韋斯的餘熱贏得了選舉。黨內力量暫時還未對他構成威脅,其溫和的作風也有可能處理好同反對派的政治對立,他承諾鞏固“玻利瓦爾革命”和社會主義製度,繼續實施2013年~2019年國家計劃,改善民生,解決嚴峻的治安和腐敗問題;而且他還承諾改革,呼籲同反對派對話。但馬杜羅不是查韋斯,他不具備查韋斯的能力與強硬的手腕,也沒有強勢的個人魅力,不具備“精神領袖”的氣質,在執政聯盟內難以完全服眾,能否贏得更多的民心更是未知數。因此,馬杜羅執政後的道路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對未來世界格局的影響

2013年4月19日,馬杜羅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宣誓就任總統,來自17個國家的領導人和44個國家的特使團參加了馬杜羅的就職儀式。雖然馬杜羅的當選隻是一個國家的正常領導人選舉,但從出席其就任儀式的規模可以看出,其獲勝並不那麼簡單,對委內瑞拉及世界格局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外交也是馬杜羅未來的一大難題。

從委內瑞拉國內看,馬杜羅的當選意味著人民對“左翼”路線的認可和查韋斯政策的延續。馬杜羅不僅僅承諾繼續查韋斯的“21世界社會主義”路線,而且也繼承了他的外交傳統,接過了“反美鬥士”的大旗。查韋斯逝世不久,委內瑞拉就宣布驅逐兩名駐委美國武官,並成立科學委員會調查查韋斯患病是否為美國“下毒”所致,競選期間,馬杜羅還稱美意欲暗殺自己。這無疑表明其對查韋斯外交政策的延續。當然,作為溫和派馬杜羅也可能為經濟利益(特別是石油出口)同美國和解,但由於政治和政策慣性,這個轉變短期內不可能出現。

馬杜羅的獲勝,也意味著委內瑞拉將繼續作為拉美左翼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拉美左翼中發揮其獨特而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拉美左翼力量希望看到的結果,拉美左翼許多首腦出席馬杜羅就任儀式並表示支持的原因就在於此。4月19日,南美洲國家聯盟特別首腦會議也發表聲明,祝賀馬杜羅當選,呼籲委內瑞拉各方尊重國家選舉委員會宣布的正式結果。這都充分表明了拉美對馬杜羅當選的支持。當然,曾經作為溫和外長的馬杜羅,在延續以往對拉美的政策時,可能也會更好地處理同各國的關係。

馬杜羅在2006、2007年曾兩度訪問中國,中國與委內瑞拉也一直保持良好關係,馬杜羅獲勝後中國也第一時間表示祝賀,且派特使團參加了其就職儀式。中委經濟互補性很強,雙方也有很好的合作基礎,因此,馬杜羅執政後,中委關係應該會進一步發展,兩國的友好合作與互利共贏關係會得到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