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入獄(1 / 1)

半個月後,廖曉峰因投放危險物質罪被關押在了金峰市第一監獄,刑期二十三年零八個月。

調查後山村養殖場獺兔集體死亡案件的過程很迅速也很順利,這得益於甘蘭省刑警總隊、臨山市刑警大隊和西華縣公安局的聯動協同偵查,更要“感謝”甘蘭省、臨山市和西華縣三級黨政主要領導的堅強領導和強硬態度,把這個案件當作全省頭號的大案要案和重點關鍵督辦案件來調查和嚴辦。

在為期一周的調查取證中,廖曉峰的身影漸漸浮出水麵,迅速被列為一等嫌疑人員進行重點走訪和縝密排查,期間很意外地查出了許多他以前進行黑社會活動打人傷人的罪證。

在各種強大的壓力和確鑿的罪證麵前,廖軍也束手無策。雖然他憑借多年的人脈關係和金錢魅力,起初走動和疏通了許多重要渠道,但隨著越來越厚重文件和指示的印發和下達,打算暗中幫他的大官富商們迅速銷聲匿跡,開始冷眼旁觀,不在斡旋其中了。

更滑稽的是,他求人不慎,竟跑到了與周炳闊私交甚密的舊部下那裏尋求幫助。本來這也沒什麼,但在一次偶然的通話中,周文雄無意聽到了那人和他家老爺子的對話。有子如此,父豈善類?這是周文雄對廖軍的猜測。

正在廖軍東奔西走、四處求救的節骨眼上,他貪腐行賄的消息在全西華縣不脛而走,幾乎婦孺皆知了。

在廖曉峰鋃鐺入獄的頭幾天,廖軍那裏也出了事,原因有很多,最重要也最致命的是他貪汙腐敗和行賄受賄的罪證,還有與多名女子同時保持不正當關係、違規幹預司法活動、插手重點工程建設領域、違規推薦“帶病”幹部等,種種罪行和斑斑劣跡被紀委和檢察院全部寫入報告請示,分係統逐級悉數上報,鑄就了全西華縣最高效最信服的鐵案。可謂是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啊!子不教父之過,父不教誰之過?

一個副縣級黨員領導幹部的快速落馬,在全縣乃至臨山市金峰市,甚至在全甘蘭省重點部門都炸開了鍋,成為了大小幹部和老板們午休期間和餐桌酒場上的談資,盡情宣泄,更有意思的是廖軍和廖曉峰的“先進事跡”被西華縣、臨山市大大小小的黨政辦公部門被引申到了文稿材料、大小會議的最前沿。相應地,他們的卑劣事跡和種種罪行被各類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等媒體廣泛“采用”,並“免費”為其采編刊登和大肆播放,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同樣“成名”的還有省市縣鄉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公檢法司等職能部門相關領導,但寫的和說的最多的就那麼幾個關鍵詞:西華縣、後山村、吳傲林、獺兔、合作社、廖軍、廖曉峰、官老爺、貪汙犯、黑社會、官二代、富二代、情感糾葛、因愛生恨、投毒、十多萬隻、損失上千萬、雙雙入獄,結對犯罪、慘絕人寰、滅絕人性、天理不容、周密安排、迅速行動、領導英明、繩之以法等字眼。

吳傲林和他的養殖場不知不覺成了當地人街談巷議和茶餘飯後的談論對象,褒貶不一,有說他因感情糾葛連累了村裏參股農民,有說他很無辜很無奈,有說他這次跟頭栽大了,有說他傍上了大市長千金,有說他和兩個官家千金感情很混亂,有說他前途似錦定會步入官場一路扶搖直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廖軍父子雙雙入獄的那段時間裏,西華縣和夏北鄉辦公大樓以及後山村委會被一撥又一撥的記者、媒體人層層圍困,相關負責人和知情人士被堵截在辦公室裏,連上個廁所吃個飯也要別人幫忙,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上下班和辦公活動,儼然成了事發的最前沿和最現場。

但跑得最多、圍堵得最厲害的要數林子家和他的養殖場了。縣公安局為此專門成立工作小組並抽調了一大批公安幹警,堵截和勸說著源源不斷前來問詢和采訪的人群。鄉派出所隻留下一星半點的值班人員,全副武裝,天天值守在養殖場和後山村主要巷道,成了上班最早、工作最長、壓力最大、危險最高、陣容最強、人員最全、方式最橫、脾氣最爆、任務最雜、駐點最密、要求最嚴、體能最好、溝通最勤、困難最多、效率最讚、應對最廣、人員最缺的“明星”和“搶手”單位,不出意料,夏北派出所“名副其實”地成為了後來全縣政法係統評先薦優活動中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單位”。

這一切,免除了林子和他家人的後顧之憂,也讓其他參股合作社的村民放下了心,對縣鄉的精心安排和周密部署很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