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濟貧行善者(2)
2013另類善人—陳光標提綱
陳光標曾這樣告訴記者。據他介紹,2009年江蘇黃埔淨利潤已達4.1億元。陳光標通過自己的名氣使企業間接獲益,通過公益來宣傳自己的企業,並讓公益和經營互補,當然不是壞事。因為慈善有時候需要適當的宣傳,這種宣傳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加入慈善的大軍。也正像陳光標在微博裏回複網友的提問那樣:“我認為,每年中國有1千億的捐款,有6百億是受‘標哥’影響的。不管你信不信,‘標哥’堅信,嘿嘿!”
有評論稱,陳光標的一些炒作行為,已經開始單純地為炒作而炒作,在炒作的道路上,已經開始“走火入魔”。
比如,發起發現“聽不到一個爆竹聲音的城市,就獎勵該城市3000萬”的策劃隻能是一個投機意味十足的“策劃”。為了空氣質量,為了“衝出霧霾”,可以呼籲少放鞭炮,可以限製放鞭炮,但是哪一座城市能做到“聽不到一個爆竹聲音”?這種秀,讓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很反感。因為裏邊缺少了一種最基本的東西——真誠!
類似於這樣的事情,接二連三地出現,已經讓陳光標在策劃、宣傳的路子上越走越偏。
陳光標曾攜妻兒同赴台灣進行他的陳光標式慈善,卻極不受待見。台灣《中國時報》評論認為,有能力救助他人者,還要有一顆更體貼的心,體會受濟者的心情,維護弱者的尊嚴。
(來源:《中華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