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青年這才各自收斂,意猶未盡地帶著己方人馬後撤,跟著又各自派出兩艘漁船,小心翼翼地朝福致隆駛來,似乎想窺探福致隆的虛實。東門慶心裏一動,回艙尋了件錦繡長袍披上,令十餘個倭國武士兩邊布列,那四艘漁船上的探子來到船下望見,見了這排場還以為是王侯出行,各自驚訝!一時不敢靠近。又過一會,兩邊又駛出兩艘漁船,卻是榮久不顧屬下阻攔親自來探,對麵陳阿金望見不甘示弱,也跟著駛來。
榮久來到福致隆船頭,仰頭問道:“是九州來的大名嗎?為什麼有人穿著大唐的衣冠,有人卻穿著武士服裝?”
新六郎叫道:“我們的主公是大明來的官人!自然穿著大唐的衣冠!我等是護衛他的武士,自然穿著武士服裝!”
新五郎新六郎等的武士服裝質地上佳,雖久經風吹雨打仍見光采,佩刀尤其威武,榮久見了頗為豔羨,那邊陳阿金也到了,他已聽見方才的對話,大聲問道:“你們是大明來的官人?來這裏做什麼!”
新五郎得東門慶授意,答道:“我們主公要到九州拜會那裏的大名,因遇到大風被吹到這裏!現在想找個島嶼停一停,把船修好了就繼續上路。這附近可有島嶼?你們兩家可願幫我們這個忙?若能容我們停靠數日,修好了船補上了水,我們主公一定重重答謝。”
榮久叫道:“來我們長島吧!我一定好好招待你們!”
陳阿金比他慎重些許,先派了一艘漁船回去稟報,東門慶走到船頭問榮久道:“你做得了主麼?”
榮久被他這麼一問,登時不好吱聲,也趕緊派人前去請示,過了一會陳阿金那邊的人先到,跟陳阿金耳語幾句,陳阿金便朗聲道:“我爹爹說了:媽祖慈悲!海上見人有難,不能不幫。你們如果不嫌棄我們陳家村窮苦,就跟我們來吧。我們許你們停船,會給你們食水,也不用你們的答謝,不過你們的人不能登岸,以免發生誤會。”
東門慶聽見喜道:“你們也是拜媽祖娘娘的麼?”
“也是?”陳阿金道:“這位官人也信奉媽祖娘娘麼?”
“當然!”東門慶道:“船後麵若不供奉媽祖的神像,我們如何敢出海!”
雙方言語對了路,各自歡喜,陳阿金就要在前引路,榮久急了,叫道:“這位大官人!是我先邀請的啊!再說他們圓島沒什麼好的!還是到我們長島來吧!”
陳阿金呸了一聲,道:“你們長島才沒什麼好的呢!”
榮久正要反唇相譏,卻見他派去傳話的漁船回來了,忙問怎麼樣,來人低聲說了幾句話,榮久聽了眉頭暗皺,東門慶便猜長島這邊不甚樂意接待,但對這個叫榮久的青年島民卻頗有好感,也不拂他麵子,笑了笑道:“榮久兄弟,謝謝你的盛情,不過陳家村既信媽祖,村裏必有神廟,我到了這裏不能不去拜一拜。貴島那邊如果得便,以後再去拜會。”
榮久長歎一聲,甚是失望,福致隆早在陳阿金的導引下往陳家島去了,榮久的坐船卻猶在那裏徘徊。
陳家島並無良港,福致隆靠不了岸,需靠小船接應上下。雖然村長有令不準擅自上船騷擾,但早有幾個大膽的後生按耐不住上船去看,果然見船上供奉著媽祖,下來和眾人說了,船上船下便多了幾分親熱,少了幾分猜疑。
東門慶請求村長讓自己帶兩個人下船參拜媽祖,那村長認得一些字,也算是個仁厚的長者,聽說這位大明來的官人也是拜媽祖的,忙命阿金他們接大官人上岸相見。東門慶這才捧著禮物下船,獻給村長。村長大喜,派了幾個後生在岸邊看船,將東門慶迎進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