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資華筠(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舞蹈家、學者資華筠先生
在新中國舞蹈的光輝史冊中,冷茂弘的
名字不可或缺、不可忽略。他是強大“川
軍”的標誌性人物,也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卓越舞蹈藝術家。在他長期為舞蹈事業勤奮
耕耘不計回饋的過程中,身邊深受其教益的
舞界同人,在體會溫暖、獲取激勵的同時,
或許來不及以“廣角視野”全麵地評價他。
而全國各地那些欽佩他的成就和為人的同
行、友好,也尚未以“顯微鏡”剖析他成功
的奧秘。我作為他在舞蹈研究領域的老朋
友,甚至沒有一篇係統研究他的文字,不禁
深感慚愧!感謝四川文化界隆重舉辦“冷茂
弘舞蹈生涯60年研討會”,使我有機會呈上
早該完成的學習心得。
1959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周年
的全國獻禮彙演中,冷茂弘編導並領銜演出
的彝族舞蹈《快樂的囉嗦》引起轟動!不僅
每每演出都要“返場”,而且北京勞動人民
文化宮曾出現全國各地的歌舞團派代表集體
學跳《快樂的囉嗦》的壯觀場麵。當時我所在的中國唯一的國家歌舞團——中
央歌舞團,在周恩來總理“要成為全國優秀民族舞蹈彙集地”的指示下,得到
他們專門傳授的優待。此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快樂的囉嗦》與我團自己
創作的國際獲獎節目《紅綢舞》《荷花舞》《孔雀舞》等,成為經常上演、出
國必帶的保留節目。可惜,我們很少能達到原版演員表演的最佳“速度水準”
(兩分半),喊聲也不及他們那麼響亮,但是大家都很熱愛這個節目。我這個
身材修長、被團裏定位為“表演抒情舞為主的領舞演員”,也爭先恐後地學跳
“囉嗦”並以能夠參加表演為榮……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十年期,與《快樂的囉嗦》同時出現了一批以提煉
原生態民族舞蹈的審美特質為基礎、洋溢著新時代氣息的優秀舞蹈作品——大
都是新中國第一代舞蹈編導的處女作和成名作。他們土生土長,沒有高等專業
學曆,卻以自己獨具特色的作品引起舞壇矚目,冷茂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究其緣由,可以追溯到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燃起的新秧
歌運動之重要影響;以及戴愛蓮、賈作光等新舞蹈藝術先驅,開民族舞蹈舞台
藝術化之先風的引領作用。但決定性的是創作者的“內因”——被群眾火熱的
生活孕育、激發的藝術性靈。
新中國成立之初,起步於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的冷茂弘,目睹解放軍進
山後,涼山彝族掙脫奴隸製走上新生活的命運巨變。雖身為漢族卻對彝族同胞
獲得解放的歡樂感同身受。他選取了彝族祭祀儀式中一些動態特征——“拐腳
Shu Wu Qing Jie
步”、“蕩裙”等,確立起舞蹈的基本風格,那貫穿全舞的手、腳超常化的擺
動,則是“囉嗦”們自由心靈的具象化。舞蹈和著彝族獨特的音樂曲調,以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