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五月,金軍自靜安鎮(今南京西北)渡江北歸,北返時放火焚燒了建康城。公元1130年(天會八年),嶽飛在牛首山設伏,嶽家軍就地取石,壘築工事,伏擊金兵。牛首山大捷後,乘勝追擊,將金兵驅逐過江,收複建康。完顏宗弼軍遭到宋嶽飛部的襲擊,金軍損失慘重。宗弼從江南北還後,便主張不再南下攻宋,足見黃天蕩之役的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血戰富平
公元1130年(天會八年)秋,金太宗調右副元帥宗輔統帥陝西諸軍攻打川陝,完顏宗弼率本部奉調前往。九月,宗輔進兵洛水,以婁室、宗弼為左、右翼督統,並進合擊,拉開了富平之戰序幕。而當時的宋朝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也以劉錫為帥,集結了劉錡、趙哲、吳玠等將領統率的數倍於金兵的大軍,以層層包圍之勢,與金軍在富平(今陝西富平縣北)展開決戰。是役,南宋名將張浚、劉琦、趙哲、吳玠並秦鳳路經略使孫渥以熙河路經略使劉錫為都統製將馬步兵十八萬,號稱四十,五路其發集結於富平,張浚坐鎮邠州督戰。戰役中宋軍把完顏宗弼統率的金軍作為進攻的重點,攻勢凶猛,宗弼軍被重重包圍,從中午戰至黃昏,力戰而不卻,牽製了宋軍的主力,為扭轉戰局贏得了時間。金將赤盞暉全軍覆沒、大將韓常被射傷一目,死戰不退。此時的金將完顏婁室找到了宋軍的薄弱處——趙哲統率的宋軍,於是以其所率的所有精銳騎兵衝擊趙哲軍,趙哲軍一觸即潰,婁室與宗弼合兵掩殺,金軍士氣大振,致使南宋十八萬大軍頃刻間土崩瓦解。金軍乘勝追擊,以少勝多,取得了富平之戰的勝利。
是役,一方麵由於張浚自恃強大,判斷失誤,沒有利用敵弱我強,且敵軍兵分兩路的失誤,果斷發動攻擊,貽誤戰機,另一方麵也由於完顏宗弼的剽悍勇猛,牽製了敵人主力,最終以金朝大勝而結束,南宋盡失陝西五路大部分地區。
富平之戰後不久,完顏婁室病故。宗輔以完顏宗弼為右翼都統,阿盧補為左翼都統,分別招降陝西尚未攻下的州縣。
得失和尚原
公元1131年(天會九年)正月,宋涇原、熙河兩路均為金所攻占,宗輔返回燕京,宗弼成為陝西金軍統帥。十月,完顏宗弼率軍自陝西取四川,途經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遭到扼守和尚原的宋吳玠、吳璘軍頑強抵抗,金軍潰敗,宗弼身中流矢,甚至“剃其須髯而去”,將士死傷大半,這是宗弼從軍以來最慘重的失敗。
公元1133年(天會十一年)十一月,宗弼再次發兵,擊敗吳璘軍,奪取和尚原。公元1134年(天會十二年)二月,率軍攻打入川門戶仙人關,被宋吳玠軍擊敗,退兵鳳翔府(今陝西鳳翔)。三月,宗弼由陝西返回燕京。宗弼見吳氏兄弟善戰,便不再與其力戰,專以智取。直至公元1141年(皇統元年),宗弼致書宋高宗趙構令吳氏兄弟退兵,方才不戰而勝,放心控製川陝一帶。
公元1134年(天會十二年)金命偽齊劉豫,遣軍攻占襄陽府(今屬湖北襄樊)等六郡。五月至七月,宋命嶽飛率軍收複襄陽等六郡。九月,完顏宗弼與偽齊軍聯合向兩淮地區發動攻勢,遭到韓世忠、嶽飛軍的堅決抗擊,後因金太宗病危,金軍渡淮北撤。
出將入相
公元1135年(天會十三年)正月,金太宗駕崩,金熙宗即位,立即著手對金的政治製度進行改革,宗弼是輔助熙宗進行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
公元1137年(天會十五年),完顏宗弼升任右副元帥、封梁王。十一月,廢“偽齊”政權,將政令收歸朝廷。廢劉豫為蜀王,於汴京設行台尚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