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皇子(2 / 2)

母親早逝,沒有外戚相助,這本是爭皇位中的不利因素,但在當年卻一轉成了有利因素了。順啟帝不甘心皇權旁落,朝臣不希望被黨同伐異,而三位小皇子的外戚那時彼此之間勢力均衡、抱著即使自己孩子不能繼承皇位也不能對手得逞的心態都開始支持三皇子。就這麼著,先帝繼位了。

憑心而論,先帝期間政績很不錯,國泰民安,朝野敬服;而且先帝為人謙虛、禮賢下士,深得那些不喜歡結黨營私的朝臣的愛戴。

有傳言說當年關於繼位問題的爭論結果是讓三皇子暫時繼位,然後待三位小皇子長大成人後三皇子禪讓給其中一人。據說當時有人隱晦地向三皇子提起過此事,而三皇子也同意了。但是這一暫時繼位就暫時了三十二年,先帝不但自己平平穩穩地當了一輩子皇帝,而且還順利地把皇位傳給了他兒子。

如果這個傳言是真的,三位小皇子,也就是現在威親王、肅親王和勇親王,他們確實有可能覺得他們的三個不守信用、沒有兌現當年禪讓的承諾。既然先帝毀諾在先,他們,或者是他們中的某一個,真的有可能想要憑自己的本事逼先帝退位。謀逆?也許在他們看來隻是拿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已。”

周培明這番話中信息量太大了,屋中頓時陷入了沉默。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皇權鬥爭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甭說參與了,連聽聽內幕的資格都沒有。安萍兒從未奢望能親曆皇位的傳承,現在獲知自己的生身父母有可能是因為皇子爭換位而被牽連其中、付出生命的,她更加厭惡那些上位者為了一己私利就連累諸多無辜者

“父親……”周遠良有話想問周培明,但他用眼角的餘光掃視了一下安萍兒和安母,又覺得這個問題問不出口。

知子莫若父,周培明立馬知道兒子想問什麼了。“你楚叔叔從不涉黨爭,在朝中也從不跟各黨派聯係過密。他在刑部任職多年,勘破數個疑難大案,抓捕過多名悍匪大盜,憑他的功績原本早該更近一步的。我聽人說過,禮部曾有官員悄悄接觸你楚叔叔,承諾是說可以讓他成為最年輕的尚書,條件僅僅是成為黨派中的一員。你楚叔叔當場就回絕了。所以,當年的事絕不會是因為黨同伐異。”

周遠良問:“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楚叔叔拒絕了對方、對方惱羞成怒殺人?”

周培明很堅定地搖頭。“各黨派遊說朝臣,本來就是有被拒絕的可能。你楚叔叔在對方第一次接觸時就果斷回絕,而且他也沒接觸其它的黨派,是徹徹底底遊離於所有黨派之外的人,所以各個黨派都沒有殺他的理由。至少拒絕他們不是理由。”

周遠良忽然想起一件事來。“父親,近期您查到異常的銀錢流動了嗎?”

“為什麼這麼問?”周培明的關注重點在義弟遇害前後的那段時間內,他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會忽然將時間轉到近期。

“福陽縣前任縣令遊大人全家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