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追(2 / 2)

安家準備的馬車絕對是福陽縣裏能找到的第一流馬車了,馬匹健壯、車身結實,跑起來的速度很令其他人羨慕。但安父安母不知道的是此次從京畿府來的人也是乘坐的馬車,是比安家更一流的馬車;而周遠良以及沿途護送的軍士更是騎著馬隨行,速度更快。

追趕的人速度沒有被追趕的人快,而且被追趕的人還早出發一天,於是安父安母直到看見京畿府的城牆了也沒能追上安萍兒他們。倆人一合計,既來之則安之吧,直接打聽著就奔戶部尚書府走去。此刻安萍兒八成已經見過周遠良的父母了,不論是福是禍都已經躲不開了。福也好、禍也罷,三口人一起承擔吧。

安父安母的猜測很準確。昨天一行人抵達京畿府後,將柳嫻敏送去肅親王府後周遠良就帶著安萍兒回家了,給的理由是“既然我家在京畿府那你就沒必要住旅店或者借住在肅親王府,我家地方大人口少保你住得滿意”。

周遠良和安萍兒都是聰明人,有很多事無需點透即知彼此心意,例如感情的事。也許從福陽縣出發時周遠良還沒這個想法,但進了京畿府後他就已經決定要帶安萍兒去見父母了。他中意安萍兒,以他對父母的了解相信他們也會中意安萍兒的。遊小姐既然已經不在了,那他自然可以娶這個他中意的女子,相信父母會理解的。

安萍兒在周遠良一提議說去周府借住時已經明白他的想法了。雖然按照習俗禮法來說沒有女孩子親自登門相看未來公婆的,但安萍兒顯然不是普通女孩,很同意能在跟周遠良正式確實關係之前見見他的家人這事。萬一真的互相看不順眼的話,提早想解決辦法總是好的,總比在確定關係、甚至婚後再鬧別扭要強得多。

於是這兩個視世俗禮法如無物的家夥就真的回家了,根本沒給周大人夫婦提前準備的時間。

其實也不算沒準備,這大半年的時間裏周遠良給家裏寫過好幾封信,除了說自己的事情外自然也說到了工作上的事,而安萍兒這個福陽縣曆史上第一個女捕快自然也屬於工作上的事,自然被寫上了家書好幾次。

周遠良了解他父母,而他父母則是更了解他。雖然周遠良在寫到安萍兒時都是一副公事化的口氣,但字裏行間所流露出來的情感還是被他父母準確地捕捉到了。周夫人對準兒媳遊氏的不幸罹難深感痛惜,所以並沒有在給周遠良的回信中往安萍兒的身上扯話題,但其實周夫人什麼都知道、都理解,自然不會要求兒子終生不娶的。

所以當小丫鬟向周夫人稟報說少爺帶著個姓安的姑娘來拜見時,周夫人雖然有些埋怨兒子魯莽,但並未太吃驚。

既然不準備阻攔兒子追求幸福,周夫人此刻也就不打算刁難安萍兒了,收拾妥當後就讓周遠良和安萍兒進來了。

安萍兒低頭走進周宅的後院正堂中,施禮。“周夫人好。”

周夫人和藹可親地打招呼:“安姑娘無需多禮,請坐。”

“謝夫人。”安萍兒起身,抬起了頭,麵帶微笑地準確坐那個明顯是給她準備的秀墩。

周夫人很慈祥地看向安萍兒,等待就是安萍兒抬頭的機會。雖說她不準備阻攔兒子的選擇,但總要是看看未來兒媳婦的媳婦吧,人之常情。

於是安萍兒抬頭了,於是周夫人看到了她的長相,然後周夫人愣在了當場,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