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見證人(2 / 2)

豆婆婆很自然地點了點頭,然後才意識到安萍兒這話裏帶著陷阱,後悔連連、非常慌張。

安萍兒笑眯眯地看著豆婆婆,像隻小狐狸。

若當時不是豆婆婆看到了莽牛家門前的情況,她又怎麼會知道周圍亮堂不亮堂呢?說是生活常識、有地方著火了周圍肯定會很亮?半夜裏看到附近人家屋裏著火這種事不怎麼太常見,所以這火究竟能照亮多大範圍還真就不是憑著生活常識就能知道的。

雖然已經進一步證明豆婆婆就是昨晚火災的見證人,當安萍兒還是沒開始正式詢問她,而是繼續講述自己的推理,讓她明白官差已經掌握了很多很多。“那兩個縱火的人也許以前跟莽牛就認識,也許是新結識的,昨晚他們三個人在村外的某個地方一起喝酒,一直喝到後半夜。莽牛喝醉了,那兩個人就送他回家。

在蠻牛家門口時他們三個人中的某一個人,很可能是莽牛,吼了一嗓子、嚷嚷兩聲或者撞到了什麼東西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你聽到了。你們家和莽牛有些矛盾,這些天你晚上睡覺都不敢睡得太實成,防的就是莽牛來搗亂。所以,後院方向一傳來聲音你就出屋去看,很快就看到有人從莽牛家翻牆出來,而且莽牛家還燒起來了,對吧?”

豆婆婆再次點頭,情緒很穩定,沒有後悔和慌張。

安萍兒的講述越來越流暢。“你跟全村人一樣討厭莽牛,能讓他家著場火、損失點東西還是很樂意的。所以開始時你沒太在意,繼續透過你家後牆的石頭縫看熱鬧。可是後來火越燒越大,開始往東西兩麵的鄰居家燒,這時你知道事情不好了。

馬上把鄰居們喊起來救火?不行,你怕有人猜到你先前時躲在自家的院牆後邊看熱鬧。什麼也不管、轉頭回去睡覺?豆婆婆你不是那種心腸冷漠的人,眼瞅著火勢就控製不住了,你絕對不可能假裝不知道,於是你就隻能找你唯一信任的人柱子商量該怎麼辦。可是當時柱子睡得太沉了,而且你又不忍心太大聲音嚇到他,所以直到周圍的鄰居們發現著火了、起來救火你也沒能叫醒柱子,對嗎?”

豆婆婆點頭,表情中再次浮現了濃鬱的慌張。

安萍兒知道豆婆婆這次的慌張一部分是因為她害怕被譴責、另一部分是自責,自責於她沒有在看到火災的當時就喊四鄰來幫忙滅火。人在這種情況總是願意假設“如果當初我早點喊大家起來滅火的話,是不是就不會有人被燒死了?”

雖然這種假設沒道理、起不到什麼好的教育意義,假設以前從未發生過、以後會不會發生還處於未知的事,根本沒辦法證實這個假設到底能不能發生、發生後是個什麼結局,但偏偏有很多人就是喜歡這樣玩假設,而且用假設出來的結論自己譴責自己。

所以,安萍兒的當務之急是消除豆婆婆心中的不安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