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提醒(1 / 2)

周遠良坐在店內正廳的主位上,透過細竹簾能看到前邊的店鋪中顧客進進出出、三名小夥計忙得腳不沾地。“明老板,店裏的生意不錯呀。”

“托周大人的福,還過得去。”明二爺一邊隨口應承著一邊打量周遠良。剛才他拒絕提供蟹黃糕買主姓名時周遠良有一刹那的冷臉,正當明二爺以為周遠良會耍耍官威什麼的時候周遠良忽然臉色平靜、不鹹不淡的來了這麼一句,這搞得明二爺甚是疑惑。

縣令大人認慫了?明二爺想了一下立馬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明二爺對中州國的官場有些了解、用真金白銀也砸下了幾位中高級官員,讓這幾位官員叛國投敵是不可能的,但通過他們了解一下中州國的各級官員還是沒問題的。鑒於產業主要在福陽縣,所以明二爺曆來對福陽縣的縣令特別關注。

年前時遊縣令全家遇害,不管案件破不破得了,新縣令是一定會到任的。於是明二爺就通過一位就值吏部的官員緊盯這事,在周遠良還沒見到任命狀時寫有他簡曆的密信就已經送出京畿府、趕往福陽縣中明二爺的家裏了。

十九歲中探花、二十歲出仕、父親是現任戶部尚書、外祖家書香門第、出仕之前就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斷案高手,周遠良的簡曆真的很簡單,但與其他剛剛出仕的人相比則已經很高端了、很有背景了。

明二爺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已經小二十年了,他才不信一個少年得誌的官二代會這麼容易認慫呢,於是他緊盯著周遠良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想知道縣令大人準備耍什麼花招。

周遠良的出招非常質樸、一點都不花俏。“明老板,我福陽縣一名百姓疑似因為吃了蟹黃糕而中毒身亡,我身為父母官不能不聞不問。在確認被害人的真正死因之前,本官有責任提醒全城百姓吃蟹黃糕有中毒的風險、並且對私下買賣蟹黃糕的行為予以打擊。”

明二爺噌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周大人,你不能這麼幹!”

“為什麼不能?”周遠良麵無表情地看著明二爺。“吃河豚有可能會中毒,每次有人吃河豚喪生後當地衙門都會發通告,提醒百姓不可食用河豚及其內髒等物。聽說這個規定不僅福陽縣有,在西海國的很多沿海沿河城市都有。吃東西吃死了人,本官難道沒權力提醒一下轄內百姓嗎?請放心,本官出通告時一定會強調有人‘疑似’吃蟹黃糕中毒身亡,絕不會讓明老板蒙冤的。”

明二爺緩緩地坐回到椅子上,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好。是呀,明二爺不怕周遠良,但開在福陽縣地界的店鋪怕周遠良為縣令的衙門呀!

周遠良打算擬定的這張告示太缺德了,重點強調‘疑似’二字?說的好聽,可看告示的人絕對會自動忽略這兩字而強烈注意“有人吃蟹黃糕中毒身亡”這事上。

蟹黃糕售價高昂,能買得起的都是有錢人。有錢人的特點有很多,其中一條就是惜命,越有錢的人越不想死。蟹黃糕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味道再好、西海國皇族特供的名頭再響亮也抵不過“有毒”這一條駭人,哪怕是疑似有毒呢也足以嚇跑所有的買主。

如果周遠良的對策這隻有一條的話,明二爺還算撐得住,倒黴就倒黴在“對私下買賣蟹黃糕的行為予以打擊”這句話上。

明二爺的店是這世上售賣蟹黃糕的獨一份,打擊私下買賣蟹黃糕的重點地方當然是這家店嘍。怎麼打擊?當然是先查到有誰在違規買賣蟹黃糕然後予以處罰。那怎麼查是誰在違規買賣呢?明二爺已經能猜到周遠良想幹嘛了:派三五名捕快常駐在明二爺的店裏、但凡有顧客登門就扯著脖子看顧客買了什麼東西、甚至翻查顧客買的東西裏是否有蟹黃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