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不去了(1 / 2)

李氏無聲地點點頭。

她太認識包裏的這幾種糕餅了,從五歲時起她就跟著奶奶學習做這幾種最具李家特色的糕餅,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了。李氏不但知道這些糕餅出產自李家糕點鋪,而且還知道其中哪些糕餅是妹妹做的、哪些是母親做的,畢竟是她親自手把手教會妹妹做糕餅的嘛。

說來也奇怪,李氏學習其它的事情時都比較慢,唯獨在學做糕餅這事上蠻有天賦的,不但學得速度快而且在製作糕餅和創新上也有些心得。那些同種類的糕餅在別人看來長得都一樣,但李氏能看出它們的區別,進而分辨出製作者的不同。

李氏的手指微微顫抖地觸碰到放在最頂端的那塊糕餅上,繼而輕柔地撫摸著。雖然在她看來這塊糕餅從配料到鞣製再到火候都有缺陷,但這畢竟是妹妹親手做出來的東西,讓李氏感覺很親切,似見了親人一般。

妹妹!李氏想念妹妹。盡管那次妹妹來監牢裏探望時態度不太好,但她畢竟還是來了一次嘛,李氏依然覺得很感動。

安萍兒見李氏點完頭後就沒了動作,於是提示說:“這些糕餅是你的午飯,你可以開始吃了。”

李氏抬頭看著安萍兒,詫異且驚慌。安萍兒並不理會她,繼續專心吃自己的午飯。李氏又持續地看了一會,在確定這位捕快姑娘不會解釋任何事後李氏撚起一塊糕餅放進嘴裏,小口小口地咀嚼著,甚是珍惜。

來之前周遠良讓安萍兒自己想說辭向李氏解釋眼前的情況,以求讓李氏能不帶抵觸情緒地跟安萍兒談話、保證談話質量。所以安萍兒提前做好了準備而且還準備了好幾套方案,打算根據李氏的具體情況選擇最佳方案。但在見到李氏本人後安萍兒改變了主意,不做任何解釋、不給李氏講述任何背景知識、直接開始提問。

安萍兒這樣做自有她的理由。

雖然隻是剛剛見麵、甚至還沒有正式交談過,但安萍兒已經基本清楚李氏的性格了,膽小怕事沒主見容易被人誤導同時還不容易相信陌生人。上述這幾個特點在很多人身上都會存在,即使同時存在於同一個人身上也並不罕見,尤其是那種自幼不受父母疼愛、沒有生活來源的人表現得會格外明顯。

安萍兒不知道李氏幼年時是否受寵,但她顯然近些年很是不被親人喜歡,於是養成了謹小慎微、同時又顧慮多疑的性格。這與先前時獄卒的講述相一致,並且在安萍兒觀察完李氏的衣著動作特征後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

對待這樣的人,你跟她說實話她都未必會信呢更何況編套說辭企圖讓她信服了。太困難,安萍兒索性就不費這個勁了。

安萍兒覺得現在與其想個借口讓李氏相信自己隻是個臨時被征調過來的捕快、隻是順便且隨意地跟她聊聊毒殺案、隻是閑聊天對她沒全沒害,還不如什麼都不說呢。沒有任何說辭、沒有任何借口,穿著捕快製服直接坐在這裏、直接開始問話,安萍兒相信效果會更好。

行動方案似乎有從誘供到刑訊逼供轉變的嫌疑。

安萍兒向來反對恃強淩弱,但今天為了查案子她也隻能破戒一把了。話說,仗著捕快身份欺負一個膽小如鼠的青年女囚犯,安萍兒完全找不到樂趣。相反的,她現在感覺極為鬱悶。真搞不懂那些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的diao絲英雄們為什麼就樂此不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