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良去安家拜訪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因為“安父年輕時絕非善類”這事比較重大所以也就沒去進一步研究安萍兒到底是更像母親一點還是更像父親一點。
“我娘說我長得像我舅。”安萍兒微微昂著頭,蠻自豪的小樣子。“可惜我娘的老家太遠了,我從來沒見過我舅。”
周遠良不打算跟安萍兒繼續扯下去了。他照著自己的臉上比劃了一下,說:“那個年輕人顴骨比較高,眼窩深,這些都符合胡人的相貌特征。你師公的祖父是中州國人,他當時是攜帶了婢女去北胡,而且你師公的詩裏邊提到了這位婢女,所以她有可能是你師公的祖母。所以你師公的父親有可能仍然是中州國的血統,或者是保留了一半。你師公的母親八成是北胡女子,那你是師公就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胡人的血統。”
“不對呀。我爹跟師公學藝十年,經常見麵,十年的時間我爹就沒看出來師公是北胡人?”
“在我跟你說北胡人的相貌與咱們的區別點之前,你知道北胡人長什麼樣嗎?你見過北胡人嗎?”
安萍兒搖頭。
“金蟒縣、福陽縣都處於中州國中部靠西的位置,這裏經常有西海國的人但鮮少有北胡人。所以你爹很可能沒見過北胡人長什麼樣,自然也就不覺得你師公長相異於旁人。即使你爹覺得你師公長得有些怪異八成也不會往北胡這方麵想。”
周遠良說的這事很符合實際。在福陽縣,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的膚色比較黝黑就可以大膽地猜測他是西海國來的打漁人,猜對的概率還是蠻高的。但看人顴骨高、眼窩深就猜人家是北胡人?沒多少人會這麼猜,因為沒多少人見過北胡人長什麼樣。
雖然安萍兒同意周遠良的觀點,但隨之而來的又有個問題:“我爹可能因為沒見過北胡人而且那時他年齡還小,所以沒懷疑我師公。但福陽縣這麼多人,肯定有人知道北胡人長啥樣。紫金觀不是封閉的,我師公也肯定要時不常地進城買點生活用品什麼的。難道就沒一個人看出來嗎?”
“你師公可能有北胡的血統、而且肯定有中州國的血統,所以他的長相應該不是純粹的北胡人那樣子。北胡可汗敢派你師公來中州國臥底、竊取情報,這也證明你師公的長相不至於讓人馬上就認出他是北胡人。子女確實有可能長得不像父母,但總不會脫離父母雙方親屬的範圍。你師公也許長的像他祖父、甚至曾祖父,而王家綢緞鋪那個少掌櫃的長得有可能像你師公的母親或者祖母。”
“嗯,我明白了。公子,你是想說王嫂的大兒子是我師公的兒子?”
“有可能。”
好吧,安萍兒大致計算了一下時間發現那個年輕確實有可能是她師公的孩子,但想證實的話隻能去問王嫂了。但安萍兒隻是想了一下而已,她不會真的去問王嫂的,因為她不相信王嫂會實話實說的。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王嫂和師公已經熟識到有了一個孩子的地步,對萬貫錢等四人被毒殺案和師公的被毒殺案有什麼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