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嫂有點沉浸在對往昔的回憶中了,她眼神空泛、語氣飄忽,很忽然地說了一句:“人這輩子呀得看開點,福禍相依,道法自然。”
安萍兒的腦中轟地一聲。
福禍相依!道法自然!
這兩個詞挺常見的,但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則不那麼常見了。巧了,安萍兒頭天剛聽她爹說過一次,影響深刻得很。此刻聽王嫂順口說出來,咋能不詫異?
爹爹知道這兩句話是因為他師父總用此來教育徒弟做人的態度,那王嫂是怎麼知道這兩句話的呢?她自己組合出來的,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跟別人學的,也有可能,可能性同樣不大。於是安萍兒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王嫂是跟師公他老人學會這兩句話的。
在短短的兩天不到的時間裏,安萍兒繼“師公是奸細”後又被“師公認識大戶人家美貌丫鬟”的想法給震驚了一把,然後她的思路就順著這個震驚的想法發散開來了,有如脫了韁的野馬一般勒都勒不住。
爹爹跟師公相處了十年,他把兩句話銘記心底是很正常的,那王嫂跟師公認識了多久呢?二十多年後還記得那人說過的兩句話,安萍兒判定王嫂不會僅僅是跟安道長有過一兩麵之緣那麼簡單。
一個是大戶人家的丫鬟、一個是久居山野道觀中的道長,他們是怎麼認識的呢?是因為師公去萬家做道場認識的嗎?回去得問問魏捕頭師公在萬家究竟待了幾天,是不是一直待在後院、甚至是待在九姨太的院子裏。既然是九姨太提出來邀請師公的,想來她會派個丫鬟,例如王嫂,給師公端茶倒水、服侍日常生活起居,畢竟師公對萬家舊宅不熟。
熟?不熟?安萍兒現在的思維非常活躍,一下子就跳到之前在萬家後宅廂房中想到的那個問題:師公應該不知道廂房中的那個夾層、以及夾層門的開啟方法,應該是某個萬家的人把師公關進去的,這個人是誰?
這個人會是王嫂嗎?
答案是有可能。作為九姨太的丫鬟,她知道廂房的二樓有夾層、知道怎麼開關夾層門並不奇怪。對於她這樣不主動勾引男主人的丫鬟,九姨太應該是比較喜歡的,讓她知道一些私密事是有可能的。
那王嫂為什麼要把師公關進夾層呢?因為師公目睹她投毒了?安萍兒立馬否決了這個猜想,因為她想起來之前周遠良他們已經說過王嫂沒有投毒的機會。
難道王嫂是奉九姨太的命令把師公關進去的?那她告發九姨太時為什麼不順道把這事也交代清楚呢?
因為假設的內容太多,導致推理變得混亂起來,安萍兒愣了好幾息的時間也沒搞明白其中的邏輯關係。見王嫂麵帶疑惑地看向自己,安萍兒忽然問:“王嫂,你是什麼時候認識安道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