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卻忽然朝周遠良走了過來。當他離周遠良還有四五步的距離時,安萍兒忽然一步跨出、擋在了周遠良身前,神情戒備地看著楊三。
安萍兒一直牢記自己此行的任務:保護周遠良的安全,尤其是在人員眾多的城門口這裏,注意力更是集中。她一個人無法麵麵俱到地監察所有朝城門口方向走來的人,但留意那些比較靠近周遠良的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自打楊三出現在視線中時安萍兒就仔細關注他了。他第一次出場時是在郝二櫃被害的現場,現在他又跟在郝二櫃命案主要被懷疑人的身後,多少有些不尋常。
因為各種原因在福陽縣找人的人不少,但提出跟在捕快身邊順便找人這種要求的應該隻有他一個。他也就是遇到了周遠良這名嚴格遵守律法的縣令、因本朝確實沒有嚴禁百姓走在捕快身邊這種條令才同意了他的請求,但凡是換了別人肯定就隨便找個借口打發他了。
捕快們私底下曾調侃說這個楊三是不是腦子缺根弦?老板失蹤了還不趕快回家去報信、卻堅持要留在福陽縣找人,不是腦子缺根弦的話就是腦子跟常人不一樣。
安萍兒當時沒有附議他們,因為她覺得這人一點都不傻。至於原因嘛安萍兒暫時說不太清楚,更多的是一種感覺。若一定要證據的話安萍兒認為楊三的那雙眼中一片清澈,不是個腦子有問題的人所能擁有的。
看著楊三筆直地朝周遠良走過來,安萍兒更相信這人不簡單。腦子缺不缺根弦的安萍兒不知道,但她知道對方會武功、而且好似還不錯的樣子。
周圍人很多、很吵,安萍兒站得這麼近都沒太聽清楚周遠良的輕聲自語,但楊三卻聽到了聲音、準確地發現了聲音來源。這人要麼是耳朵的結構與常人不同,要麼是會武功、常年搞聽聲辨位的練習,安萍兒傾向於後者。
俗話說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沒有,安萍兒僅憑楊三走路的架勢就能判斷出他練的武功更接近於軍隊中的那種馬上功夫而不是武林中人的套路。雖然擅長馬上作戰的人缺少了戰馬、手中缺少長武器時會威力下降,但再怎麼下降也不是好對付的。
靠!安萍兒一陣懊惱。當時在翠葉山裏怎麼就沒發現這小子是練家子呢?她當時若是發現了的話自然不會讓周遠良同意楊三的請求,直接把他踢得遠遠的,何至於現在有危險呢。
其實當時把他踢得遠遠的也沒啥作用,即使他不跟著捕快走今天也有可能在這裏遇到周遠良。或者說,隻要楊三有心想遇到周遠良,除非周遠良一輩子不出縣衙的大門,否則就肯定能遇到。
例如現在。
也許是偶遇、也許是故意,反正楊三出現在這裏就是有問題,而他步伐矯健地朝周遠良走過來就更有問題了。安萍兒一邊在人群中尋找申鵬和魏捕頭他們的身影一邊合計著該如何應對這個看起來並不弱的對手。
一步,一步,楊三走到了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