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怎講?”周遠良明確地表示出“想了解郝二櫃這個人”的意思,希望崔老板能體會到然後多說一些。
崔老本果然明白了周遠良的意思,開始講述他所認識的郝二櫃。“郝二櫃這人平常看著很隨和、很好相處的樣子,其實他城府很深,鮮少會跟別人交心。至少是沒跟我說過什麼心裏話。我們認識有六七年的時間,每年至少有五六次見麵、喝酒的機會,但除了商業上的信息以外他幾乎就什麼都不講,我對他的了解非常少。”
周遠良見崔老板一副無從說起的樣子就提示說:“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那時祥和雜貨鋪老掌櫃還在世呢,他帶著郝二櫃來我們筆文縣進貨,相中了我店裏的一個竹屏風。那個竹屏風當時已經售出,馬上就要給買家送貨了。祥和雜貨鋪老掌櫃就讓幫忙定做一個相同的竹屏風,約定了一個月交貨。當時我和郝二櫃應該是沒說過話,是一個月後他來我店裏取竹屏風才算是認識了。”
周遠良微微擰眉。“郝二櫃還需要親自去鄰縣取貨嗎?這不應該是小夥計的活兒嗎?”
“他當時就是小夥計。聽說當年郝二櫃剛一到祥和雜貨鋪當學徒時就特別認真、肯幹,而且當別的小學徒有做錯的、做得不好的時候他就給人家指出來。雖然郝二櫃的那些意見都是對的,但十多歲的孩子可不管這些,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郝二櫃是針對他們。所以他們就經常聯合起來欺負郝二櫃,還給他起了‘二櫃’這個外號,意思是諷刺他多管閑事、拿著學徒的錢操著老板的心。”
原來“郝二櫃”的這個稱呼還有這麼曲折的一段曆史呢。安萍兒再次慶幸周遠良能找到崔老板這位認識郝二櫃足夠久的人,其他人還真就不了解這段曆史呢,包括祥和雜貨鋪的新老板和新夥計。
“後來郝二櫃也學聰明了,不再管其他小學徒做的究竟對不對,但那個外號一直都甩不掉。但是誰也沒成想十多年後那個小夥計還真成了二櫃,終於名符其實了。”
“他是因何而升職為二櫃的?”
“郝二櫃這人做事認真,別人每天也就核對一遍賬目但他會核對多遍。而且他從不嫌工錢少,每天都很努力認真地幹活,不像別個學徒那樣偷奸耍滑、遲到早退。所以前任二櫃辭職後老板就讓他接任了。”這些都是崔老板聽一位當初也在祥和雜貨鋪當學徒、後來轉投別家店鋪當夥計的人說的,很真實。
“我聽說郝二櫃很有商業頭腦,難道不是因為幫老板掙到錢了才被提拔的嗎?”
“郝二櫃認真、勤快這是公認的,從他當學徒的第一天起就是這樣。但他開始展示商業才華是近幾年的事了,呃……我記得那時他都已經成親了。成家立業,郝二櫃真的是先成了家才開始立業賺錢的。”
周遠良和安萍兒對視了一眼。郝二櫃娶了秋娘後才開始被人稱道其經商能力,看來秋娘關於是她寫下了那本記錄、使用那本記錄的說法八成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