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油紙傘(2 / 2)

崔老板將周遠良和安萍兒讓進櫃台裏這塊小空地上,把唯一一把椅子讓給了周遠良、並給他到了一碗水。“周公子請喝水。”

周遠良沒客氣,落座,但沒喝水。

崔老板是個自來熟的人,尤其是麵對周遠良這種他需要巴結的人的時候更是能說會道。“周公子,雖然我不是咱們福陽縣人,但賤內祖居福陽縣,所以我是咱福陽縣的女婿呢。前年時嶽丈家出了事,還是魏捕頭大力主持公道才平息的呢。所以您有話就問,我一定如實回答。”

噢,原來如此。剛才安萍兒就納悶身著便裝的魏捕頭並沒有出示腰牌等物件,崔老板就相信了他說的話、難到不怕周遠良和自稱是捕頭的人聯手騙自己?鑒於魏捕頭完成證明任務後悄悄離開了,安萍兒還想著回頭找個時間問魏捕頭是如何做到讓一個精明商人如此相信自己的呢。

原來他們是早就認識呀,真沒有技術含量。安萍兒拋開先時的疑問,專心聽周遠良跟崔老板的談話。

“崔老板,你每年都來福陽縣的春季集市嗎?”

“是的,周公子,我每年都來。前十年是跟著我爹來幫忙,近十五年才是作為雜貨行的老板來這裏參加集市。除了春季集市,秋季集市我也來。”崔老板並沒有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將相關的情況多說明一點,顯得更有誠意、更熱情。當然了,他也沒胡亂地啥都說,他是看著周遠良的態度適當地多說一些。

周遠良對崔老板的態度非常滿意,點了點頭,繼續問:“你每年來集市時,帶的貨品可都相同?”

崔老板搖頭。“針線、臉盆、碗筷等生活用品每年我都會帶來一些,另外竹席、涼枕等竹製品算是我筆文縣的特產,我也是每年都帶來一些。但其它的就不一定了,去年賣不動的東西我今年就不帶來了,而去年我攤子上沒有但別人家賣得好的東西我今年就會帶一些來。”

“那今天你攤位上的貨品有沒有是去年沒有的?”

崔老板微微偏頭,看了一眼攤位上,說:“周公子,您先前看到的油紙傘就是去年沒有、今年新帶來的貨品。我這次總共帶來了五種油紙傘,您剛才看的那是最高檔的,還有四種質量差一些、但也便宜許多的傘。”

“你為什麼要增加油紙傘這種新貨品?”

安萍兒聽到周遠良的這個提問後有點詫異。剛才崔老板已經說了如果去年見別家攤位上有什麼東西熱銷但自家沒貨的話他今年就會帶一些過來,新增油紙傘這種貨物顯然是因為去年賣的不錯嘍。周遠良提的這個問題豈不是明知故問?安萍兒知道周遠良是不會明知故問的,即使他真的明知故問也肯定是有原因的。

果然,崔老板給出的原因並不是先前時說的那個常規原因。“今年帶油紙傘來是因為聽一位朋友說福陽縣這邊有商機。”

“你的這位朋友叫什麼名字?”

“誒喲,我跟他認識有六七年了但真就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認識的人都稱呼他郝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