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萍兒扭頭看了看石壁懸崖,很陡峭但又不是完全豎直,所以人從上邊掉下來時確實有可能翻滾、進而導致頭部磕碰到石壁上的一些凸出物上。
劉先生摸了摸死者的頸部、脊柱、手臂和雙腿,說:“死者身上有多處骨折,肢體不全。”
周遠良說:“安萍兒,帶劉先生去看看那隻鞋和半隻腳。”
“劉先生,這邊請。”安萍兒把劉先生帶至了她發現鞋子的地方。“我發現的時候鞋子就是這麼倒扣著的。我用樹棍把邊上撬起來一點點、確認那半隻腳也在裏邊,然後我就沒再動它,一直保持原樣。”
劉先生彎腰看了看那隻鞋,直起身來又環顧了一下周圍,搖了搖頭。
如果是在一些平坦的地麵上發現屍體以及散落在周圍的物品或部分殘肢的話,根據散落的範圍能夠大致判斷出死者是從哪裏跌落的。但是很遺憾,本案的現場沒法使用這個方法。
眾人現在所在的這個地方並不是平地,而是個有一定深度的大坑。也許是自然形成的,也許是早年間采石行成的,總之這裏的地勢比周圍要矮許多、而且越是處於中心處地勢越低。
地麵不但不平,而且還散落了一些大小不等的石塊,另外還生長了一些低矮的灌木。石塊和灌木的枝幹都有可能在屍體跌落過程中或物品飛出的路線上進行阻擋,進而導致其變向,不能真實地反應屍體跌落的起始點。
除了地麵情況不理想以外,山崖也情況複雜。
準確地來講,此處的山崖是兩大塊山崖拚接而成。兩大片山崖之間有一個小夾角,屍體從哪一片山崖摔落都是有可能的。而這兩片山崖的上方各自連著山坡、山頭,那距離可就差得遠了去了。
在這種複雜的現場環境裏,很多的勘察經驗都用不上。
“把鞋拎過來吧。”劉先生見無法根據殘肢的散落情況來判斷墮落地點就放棄,領著安萍兒返回屍體所在地。
安萍兒撿了根樹枝,用樹枝挑著鞋,返回。
周遠良早前時就已經發現現場難以判斷死者的死因、以及具體的死亡地點,現在看了劉先生的表情就知道他也無法判斷。於是他讓人把那個飛出去的褡褳也拿過來,免得劉先生還得白走一趟。
劉先生掃視了一眼褡褳,沒有發現,然後他又將注意力轉回到屍體上。“從腐爛情況來看,死者大約死了有半個月了。”劉先生繞到了屍體的另一側,看了看死者的頭部。
死者的頭上帶有頭巾,頭巾後方有一個玉製的魚蓮巾環。這種巾環都是成對使用的,用於固定頭巾。而且根據死者頭巾帶的打結方式可知與這個魚蓮巾環相對稱的位置處應該還有一個巾環。鑒於頭巾現在仍然處於打結的狀態,可以確定缺少的那枚巾環八成是在死者頭部受到重擊時掉落的。隻要能找到那枚丟失的魚蓮巾環,基本可以確定死者摔落的路線。
“找到另外那個巾環了嗎?”劉先生問周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