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結案(2 / 2)

但死刑則需要刑部統一審核,所以待府衙審核後該案的卷宗將被送至位於京畿府的刑部。待刑部核準後將給出結果——準許死刑或者發回重審。對於準許死刑的案子,福陽縣將在收到核準結果後的一段時間裏將人犯押解至玄諾府,在那裏等到秋後處決。

按照中州國二十年前定下的法律,罪大惡極或者影響非常大的案犯需要押解至京畿府外的死刑營,在那裏等待執行。張伯桉這個事顯然不屬於重大案件,所以不必被押解至京畿府。

無論是玄諾府的核準還是刑部的核準都需要時間,在周遠良寫好卷宗送審核後福陽縣這邊基本就算是結案了。

周遠良和魏捕頭合計了一下,製定了進翠葉山搜找山賊的計劃。雖然前任縣令遊大人家的命案還有諸多疑點,雖然不能肯定山賊與遊府的命案有關,但也不能放著這夥山賊不管,除掉這夥山賊至少能保福陽縣的平安嘛。

在搜山的前一天,周遠良把安萍兒叫到了縣衙的書房中問話:“你為什麼會隨身攜帶黃豆?”

那天在張府中安萍兒利用一小袋黃豆打敗了高高壯壯的少年,這事給周遠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用手邊能拿到的東西作為武器,這個很好理解;但為什麼會隨身攜帶黃豆就太不好理解了。

若是熟的黃豆還可以解釋說是零食,危機時刻忽然想到用它來給敵人製造麻煩,這也算解釋得通。但安萍兒當時灑下的是生黃豆,根本沒法吃。

生黃豆和熟黃豆還是蠻好區分的,當時黃豆落地時周遠良就覺得那是生的。後來他更是利用閑暇時間撿了幾顆滾到他腳邊的豆子,確認了。

隨身攜帶了一小袋不能食用的生黃豆,這事很奇怪。當周遠良把那幾顆生黃豆還給安萍兒時,發現她的那個小袋子也很奇怪。

那個小袋子整體的體積並不大,與大家平常用的錢袋、雜物袋相仿。奇怪的是它的結構。正常的袋子都是用一塊布縫製成筒狀,然後將一側開口縫合,另一側開口處設置抽繩。將物品放入袋中後把袋口的繩子抽緊,袋子裏的東西就不會掉出來了。

安萍兒那個裝黃豆的袋子猛地看上去也是這種結構,下邊有底、上邊有抽口,但其實不然。這個袋子被截成了上下兩段,上下兩段的交接處用線縫合。但此次的縫合比較不牢固,很容易扯斷。

周遠良明白交接處這種不牢固的縫合就是為了使用方便。例如,當時安萍兒正在跟少年纏鬥時不敢有任何的分心,沒時間去解下係在腰間的袋子、用雙手去扯開抽口、倒出黃豆。隻有這種不牢固的縫合結構是最合適的,安萍兒一隻手持剪子保護自己的安全,另一隻手猛地一扯袋子、瞬間灑落一地黃豆,令對手難以作出反應。

越是明白這種結構的袋子在實戰中的作用周遠良越是迷惑,安萍兒為什麼要隨身攜帶這樣一個小袋子呢?周遠良之前見過安萍兒係在腰間的這個袋子和其它物品,難道說這姑娘隨時都準備著利用豆子坑害敵人?她哪來那麼多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