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工木韻——民間版畫4(1 / 3)

刀工木韻——民間版畫4

異軍突起的民間木版年畫

在清代時期,民間木版年畫日趨繁榮,清代中葉,民間版畫進入了鼎盛時期。當時木版畫鋪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其影響之大,產品之多,而且風格特點之顯著前所未有,堪稱盛況空前。

清代民間木版年畫富有地方風情,內容豐富,形式樸素,作品的絕大部分都與廣大群眾的思想感情相聯係。因此,木版年畫幾乎深入到農村、城鎮的每個角落,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

清代民間木版年畫的盛行為版畫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麵,並為豐富版畫藝術語言和突出民族風格,發揮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木版年畫的曆史淵源流長,最遲在五代北宋時期。宋元時期流行的《四美圖》就屬於木版年畫。當年畫產生之後,普遍流行在民間,有著廣泛的民間性。

明代時,木版年畫已有一定程度的流行,但是明代的年畫並不多見,到了清代,木版年畫才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幾乎大江南北都有大大小小的年畫鋪,如湖北的楚南灘,河北的武強,浙江的杭州,江蘇的揚州,福建的漳州、泉州,以及安徽、廣東、貴州各地,也都有木版年畫的雕印。

清代乾隆時期的《佛山忠義鄉誌·鄉俗誌》記載:

十二月小除……鄉多年貨,凡門神、門錢、金花、通花、條香、爆竹之類,皆以一歲之初為之,至是乃列販於市,四方來買者肩摩踵接,喧鬧為廣郡最雲。

這個記載說明佛山年畫在清乾隆時期是重要的手工藝產品,是年節的重要銷售商品。佛山木版年畫還遠銷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稱為“安南畫”。

木版年畫來自民間,並應用於民間,是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和喜愛的民間藝術。它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色彩絢爛、熱烈的。

清代木版年畫的取材非常廣泛,故事戲文是年畫中印數最多,內容形式最受群眾歡迎的一種。它歌頌了曆史上一些善良正直的人,也斥責了一些醜惡的小人。這些戲文故事用圖畫表現,與人們的情感認識十分貼近。

神像是比較傳統的題材,它反映了人們對安居樂業的祈求和寄托,如《鍾馗》、《天官賜福》、《灶君》、《薑太公》、《神馬》等。這些題材的年畫在過年過節時,銷路很大。

人情風俗是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它描繪了一些新鮮的事物,一些裏巷的見聞,以及市民的家庭趣事,如《蘇州萬年橋圖》、《母女滿床歡》、《女學堂練武》、《蕩湖船》、《三百六十行》等,這些年畫都形象地反映了各階層人們的生活動態。

美人、娃娃和吉慶寓意是反映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題材,也是木版年畫中最普遍的一種,如《連生貴子》、《五子奪魁》、《麒麟送子》、《一團和氣》、《金魚滿堂》、《百鳥爭風》等。

勞動生產慶豐收是描寫農村的男耕女織等生產勞動場麵,以及盼豐收的題材。典型的有《耕織圖》、《春牛圖》、《大慶豐年》、《蠶花茂盛》和《豐稔圖》等。

風景、花鳥是描寫各地勝景,以及人們所喜愛的花卉和飛禽走獸等的題材。它們注重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如《西湖十景全圖》、《姑蘇玄廟觀》,以及《鳳凰牡丹》、《丹鳳朝陽》、《貓蝶富貴》等。

木版年畫都按題材分門別類,處理在恰當的式樣中,任人欣賞與使用。它們有的可以供人們在節日時張貼用,有的適宜平時張貼用,有的是專門供人們“結婚”、“做壽”等喜事用的,有的則專給人家辦喪事貼用。

就張貼位置來說,它們有的可以貼在公所、廟堂,有的可以貼在閨房或其他住所,有的貼在門上為“門畫”,有的貼在米缸、水缸上為“缸畫”,有的則貼於牛棚間為“牛印”,以及用於包裝、花旗、喜幡上等。

年畫的形式也隨不同的用處而變得各式各樣,有橫披、豎披、大貢箋、方貢箋、對屏、四條屏、窗旁、鬥方等。這些都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木版年畫在藝術表現上的最大特點是單純而明快。對於形象的塑造,都能針對各個階層、各種性格以及男女老幼等不同類型的特征,表現得非常概括而明確。在表現形式上,木版年畫多采用單線平鎏的藝術手法來刻畫對象,對畫麵上的人物或景物,處處交代清楚。

木版年畫所用的色彩,大都是原色,有強烈的對比,而其間用墨線或金線來分界,使畫麵既悅目又協調,如蘇州出品的《姑蘇玄妙觀》,就是一幅運用原色產生強烈對比效果的好例子。

它以紅、黃、灰、綠作為基本用色,而這些色彩,又處處與空白的底色相輝映,既產生了豔麗、暖和的情調,同時也增強了表現道觀的氣氛。

又如木版年畫中對於“娃娃”的表現手法,通常采用另外的手工加彩,以充分地表現出孩子皮膚的肥嫩和可愛。

民間木版年畫的另一重要特色,是用濃鬱的裝飾趣味作為構圖形式,其中“門畫”、“缸畫”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還有那些表現戲文故事的木版年畫,往往也采用如舞台戲劇的表現形式,除了人物動作的變化外,背景與道具,大多是對稱的,如蘇州桃花塢出品的《忠義堂》和天津楊柳青出品的《武鬆打虎》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例子。

[旁注]

年畫 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由於這類繪畫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年畫。

門神 我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民間藝術 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冠以“民間”字樣,是與 “宮廷藝術”“貴族藝術”等有所區隔。我國民間藝術的領域很寬廣,象皮影、剪紙、編織、繡花、獅子舞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間藝術,也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麒麟 又叫“騏麟”,簡稱“麟”,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是神的坐騎,古人把麒麟當做仁獸﹑瑞獸。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在我國傳統民俗禮儀中,麒麟被製成各種飾物和擺件用於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廟堂 太廟的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議事的地方,借指朝廷。如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意思就是在朝廷做官,擔憂百姓。

橫披 又叫“橫幅”,國畫裝裱中橫幅的一種體式。一般幅度多不太大,鑲邊、空白視畫幅的大小而定,但左右鑲邊、空白一般應寬於上下鑲邊、空白,如上下鑲邊、空白為一寸,則左右為五寸,橫披不裝軸杆,兩側均裝楣條。

[閱讀鏈接]

繪彩是木版年畫重要的工序,繪彩又稱“手繪”、“點染”、“開相”。有純手繪和局部手繪之分,如山東撲灰年畫就是純手工繪年畫,四川綿竹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和廣東佛山年畫為局部繪年畫。

套印好的年畫視為半成品,稱為“坯子”,為了獲得完美的色調和繪畫效果,需要人工對頭臉或細部填色點染。填色一般由當地村民完成,如天津楊柳青附近村莊,家家戶戶都會點染。

手繪有不同的方式,通常手繪年畫都是正著畫的,而楊柳青藝人則習慣橫著畫,就是將畫中人物橫過來躺著畫。

年畫作坊為了減低成本,常年雇人製造顏料,楊柳青一帶曾以顏料缸的多少來判斷年畫作坊經營實力的強弱,如齊健隆、戴蓮增等規模較大的畫店都備有上百口顏料缸。

特色濃鬱的北方木版年畫

在清代,幾乎大江南北都有年畫鋪。這些地方的木版年畫在畫、雕、刻、印各方麵都體現了地方特色,並通過傳承得以世代相傳。

北方木版年畫主要以陝西鳳翔、山東楊家埠、河北武強、天津楊柳青及東豐台木版年畫為代表。

陝西鳳翔在1507年前後,就有年畫生產,清代時達到鼎盛。鳳翔木版年畫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刷,局部手繪染填,色彩對比強烈,造型飽滿誇張,在陝西、甘肅、寧夏、四川等地區流傳,深受民眾歡迎。

鳳翔木版年畫基本上保持了傳統年畫的藝術風格,粗獷、誇張,構圖飽滿。門畫造型威猛,風俗畫富於生活情趣,色彩大紅大綠,對比強烈,套金套銀後更加富麗堂皇,手臉部分用手工填染。

鳳翔木版年畫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再襯以黑色線條,對比強烈,生活氣息濃鬱,形象豐滿逼真。印刷時先用顏色印染天地,再開紅光、塗胭脂、加重彩,後套黑線主版。畫麵既和諧樸實,又生動別致。

鳳翔木版年畫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製,局部手繪染填,規格有全開、三開、五開、六開、十二開不等,品種亦有門畫、十美畫、戲劇故事畫、風俗畫、六神畫、窗花畫六大類。

在製作工序和方法上,鳳翔與國內各年畫產地幾乎大同小異,其製作非常考究,從畫墨線稿、貼版、站版、菜油浸版、刻版、平底到設套色、刻套色版,到最後印刷墨線、套色、套金套銀、手染上相粉、開紅光、描眉畫眼,不下十道工序,有的風俗畫、戲劇故事畫還要刷天景、地景等。

鳳翔年畫內容有風俗、戲文、神話、娃娃、花卉、諷刺畫、神像、門畫等,戲文題材常見的有《遊湖借傘》、《水淹金山寺》、《回荊州》、《隋唐演義》等。注重故事情節和人物表情的刻畫。

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約始於明代中後期,清康熙、雍正年間,楊家埠有“公茂”、“永勝”、“吉興”、“吉盛”、“廣盛泰”、“萬順”等畫店。

至清代末期鹹豐年間,楊家埠畫店達到了100家左右。資本雄厚的畫店整年大量刻印,雇工眾多,年畫遠銷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內蒙古、東北等地。

在特色方麵,楊家埠年畫重喜慶、濃彩、實用,多反映理想、風俗和日常生活,構圖完整勻稱,造型粗壯樸實,線條簡練流暢。

根據農民點綴生活環境的實際需要,楊家埠年畫主要有大門畫、房門畫、福字燈、美人條、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濃厚的民間風味、鄉土氣息和節日氛圍。

楊家埠年畫題材廣泛,表現內容豐富多彩,有神像類、門神類、美人條、金童子、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同時也有反映民間生活、針砭時弊之作,但喜慶吉祥是楊家埠年畫的主題。

比如吉祥如意、歡樂新年、恭喜發財、富貴榮華、年年有餘、安樂升平等,像親人的祝福、似好友的問候,構成了農民新春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特點。被人總結為:

巧畫士農工商,描繪財神菩薩,

盡收天下大事,兼圖裏巷所聞,

不分南北風情,也畫古今軼事。

楊家埠年畫主要內容包括六大類,即過新年、結婚、農忙等風俗類;年年發財、金魚滿堂等大吉大利類;門神、財神、壽星、灶王等招福辟邪類;包公上任、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傳說典故類;打拳賣藝、升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三陽開泰、開市大雞、四季花鳥等瑞獸祥禽花卉風景類。